第60章 英国人的趋同选择(2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810 字 21天前

英国本来孤悬欧陆外海,如果政治上再被孤立的话,就会变得更加边沿化。

於是英国人试图寻找新的盟友。

既然被整个欧洲边沿化,甚至动了在欧洲之外寻找吧。

当时欧洲之外,最强的国家就是清朝。

176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动“金洛克远征”,结果在尼泊尔惨败。

尼泊尔1788年和1792年两次进攻雪域高原,干隆命福康安领兵入藏反击,最终攻入尼泊尔境内。

尼泊尔随即对清朝称臣朝贡,然后放弃向北扩张的想法,转而开始向南扩张。

南边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孟加拉。

在当时的英国眼里,清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传统帝国。

本身的直辖领土与俄国一样庞大,周围还有一大圈的附庸国,人口更是比整个欧洲都多。

於是英国人安排了庞大的使节团,专程去清朝内部探查情况。

马戛尔尼被要求,一定要见到清朝皇帝。

所以到了清朝之后,即便是因为礼仪问题百般拉扯,马嘎尔尼却始终不敢一走了之。

他必须要弄清楚清朝皇帝的态度。

清朝对英国没有什么好印象,还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理。

干隆知道英国正在蚕食印度,已经占领了孟加拉地区,还打过缅甸、尼泊尔、雪域高原的主意。

马戛尔尼离开清朝的时候,干隆就下令东南沿海等地加强警戒。

干隆和清朝的官员,当然都不知道英国此时有多大的潜力,不知道英国正在酝酿工业革命。

但欧洲的其他国家甚至英国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正在酝酿什么工业革命。

这些概念本身都是后世的史学家总结和赋予的,当时的人根本没有相关的概念和认知。

否则英国人也不需要因为被整个欧洲孤立而太过担忧了。

当时的情况,本来就是英国去找清朝搞好关系并探查虚实,而不是清朝去求英国来帮助自己。

但是英国的诚意却并不高。

英国送给干隆的大部分东西都不算稀有, 康雍干三代都从其他欧洲人手中得到过不少。

以至於都无法引起干隆的兴趣,还让干隆觉得英国人小气。

如果英国人带两套瓦特蒸汽机过去,说不定真的能引起干隆的兴趣,干隆是真的没见过这个。

但蒸汽机是当时英国禁止出口的产品。到后来甚至制定了法律,走私出口蒸汽机最高可判死刑。

欧洲其他国家都买不到,只能请工匠偷偷仿制,更不用说清朝人了。

英国人要求在舟山和天津贸易,要求在舟山或者一个岛屿居住,要求在京师开设商馆。

清朝不能从这种合作中获得直接利益,所以最终双方什么都没有谈成。

只能说英国人的运气真的好,马嘎尔尼出使清朝的主要任务虽然失败了,但是法国大革命同时爆发了。

由於法国人变成了大魔王,英国又能轻易的跟欧洲其他封建残余组成同盟了。

法国大革命前后,英国人夺取了锡兰岛、夺取了开普敦、开始向澳洲和新西兰移民。

向清朝走私鸦片获取大量的白银储备,关键是基本整合了印度大部分地区,财政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同时工业革命的成效也开始显现出来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逐渐成型,英国人真正的的光辉岁月终於开始了。

大英帝国在鸦片战争中一脚踹开清朝那腐朽的大门,也算是洗刷了四十多年前在干隆面前受的委屈。

在这个世界,由於大明直接参与了北美战争,巨大的压力让英国人提前做出了类似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