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2 / 2)

江舒涵心跟着跳了跳。所以她还要赚这个钱吗

三日后,慈宁宫。

太监正在汇报,“太后,人已经送出城了。没人察觉。”

太后点了点头。先皇已死,玉妃帮了她大忙,太后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将她从死囚牢里换出来,送出了城。

太后慢条斯理喝着茶,轻飘飘问,“银两给了吗”

“给了。”太监又道,“她长得太美,小的还教了她易容术,她会平安无事的。”

太后松了一口气,那就好。也不枉费她在宫里走一遭。

这时,御书房当值太监进来禀告,“启禀太后。这里是户部呈上来的名单。皇上命咱家送来给您过目。已经有十个地主愿意出钱了。”

太后接过折子,一一看去。几乎每人都出了五千两,竟是多一两都没有。

只是才五万两,这点钱连造船都不够。太后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这时,太后身边的嬷嬷进来禀告,“太后,有命妇递折子进来,说是愿意出二十万两出海。”

太后闻言,惊得差点端不稳手中的茶碗,“你说什么”

嬷嬷又将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生怕太后不信,她还将折子翻开来给她看。

太后从右至左看了一遍,还真是二十万两。待她看到落款,“江氏”

嬷嬷解释,“就是荥阳侯原配夫人。您一直没将她的诰命收回的那个。”

按理说两人已经和离,太后应该将江舒涵的诰命收回,但太后心善,不忍心,就没叫人收回。

“那她所图为何”太后有些想不通了。别人是为了员外郎的虚职。难不成她也想当员外郎可自古也没有女子当官的呀。

嬷嬷也想不通,便出了主意,“不如太后召她进来。”

太后点头准了。她对江舒涵确实有几分好奇。

一个时辰后,江舒涵身着诰命服出现在慈安宫门口。

再由宫女带路,进了殿内,跪下叩首。

太后将她细细打量一番,又问起她现在做什么,江舒涵据实以答。

太后听她言谈颇为自得,不免又多看了她几眼。一个妇人被休还能活得如此快活,也是极为罕见。

她不免又好奇起来,“外面那些风言风语,你就不介意”

江舒涵笑了,“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臣妇问心无愧,不惧人言。”

太后闻言,心里念叨几句,这话听着简单,却又几人能做到呢。别说她一个妇人,就是那些大男人也未必能做到这份大气。

太后不免对她又添了几分喜欢,随即问到正题,问她投二十万两,所图为何

江舒涵之所以投二十万两,只是想让自己的筹码多一些。

江舒涵跪下行礼,“臣妇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瓷器。前阵子得了一个名叫曜变天目的茶碗。为它的制作工艺所折服,想恳请太后准许臣妇学得此法。”

太后日理万机,再加上她不喜好茶道,还真不懂得斗茶,下意识抬头看向嬷嬷。

嬷嬷思忖片刻,上前附手在她耳边边嘀咕几声。

太后有些诧异,示意嬷嬷将那曜变天目茶碗取来。

太后仔细打量,也没看出这茶碗有何妙法,而且这碗也太丑了。也难怪嬷嬷说,之前建安那边送过来一批,先皇不喜欢这花里胡哨的茶碗,便没再让官窑献上。

她想了想,“此事哀家需与陛下商议,你先退下吧。”

江舒涵躬身应是。

她走后,太后又仔细端详一遍,“这碗究竟有何稀奇,竟叫她愿意花二十万学此技法。”

嬷嬷笑了,“太后,世人皆有自己的喜好。您觉得这花哨,但人家可能就爱这一口。”

太后被她逗笑,“你说得倒也对。哀家活这么大年纪,还从未见过如此豁达的女子。跟她说话,总能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嬷嬷便道,“太后若是喜欢她,经常招她入宫即可。”

太后也没拒绝。

一眨眼三个月过去了,三艘海船已经出发了,许多乡绅都得到梦寐以求的官职文书,只有江舒涵迟迟没有消息。

陈嬷嬷有些焦躁,二十万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她家夫人所有财产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万两。小姐这一次就花掉二十万两,如果买东西倒也罢了,居然只是为了一个卖不出去的茶碗。

她劝也劝了,小姐却是铁了心。

她气过,可是只能憋着自己,根本改变不了小姐的决定。她只能往好的方面想。起码小姐能够得偿所愿。可现在海船都出发了,小姐想学的曜变天目茶碗还没个头绪。陈嬷嬷不免犯起嘀咕,难不成二十万还买不到这方子吗

陈嬷嬷虽然焦躁,却不敢在江舒涵面前表露出来,她担心小姐也跟着一块上火。

陈嬷嬷端茶进来,瞧见小姐又在端详那只碗,她默默叹了口气,还真是魔怔了。她轻声咳了咳,“小姐,柳公子送东西过来了。”

江舒涵放下茶碗,接过陈嬷嬷手中的茶盏,“什么东西”

陈嬷嬷摇头,“是个盒子,说要您亲自打开。”

大丫鬟捧着盒子进来。江舒涵随手掀开,里面是一对满绿翠镯,通体颜色均匀、色泽饱满。

她眼睛一亮,将镯子戴到手上,翠绿的色泽,配上白皙的手腕,当真好看。

大丫鬟和陈嬷嬷连连称赞好看。

陈嬷嬷忍不住道,“不愧是大商贾,玉饰店里可没有这么好的货色。”

江舒涵听她夸柳木白总觉得有点别扭。

突然门外有丫鬟冲进来,“小姐,宫里来人了。太后宣您进宫。”

江舒涵眼前一亮,“终于来了”

陈嬷嬷也跟着笑起来。双手合十朝皇宫方向拜了拜,太后娘娘,您是活菩萨,您终于将法子告诉我们小姐了,也不枉费我们小姐花了这么多钱。

丫鬟们给江舒涵更衣,换上诰命服。

从宫里出来,江舒涵领回了两个匠人,命陈嬷嬷好生安置他们,“这是建宁窑场的匠人。太后特地将人叫过来,教我制曜变天目茶碗的。一定要好生招待。”

陈嬷嬷点头应是。

接下来半年,江舒涵跟着这两人学习怎么制造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的精髓就是曜变技巧。

所谓“曜变”是指烧制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瓷器的表面焕发出黄、蓝、绿、紫等色彩融揉起来的彩光。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使其形成一种非常薄的铁结晶膜。

就是这种铁结晶膜,将工艺难度提高了百倍。

半年来,江舒涵几乎每天都窝在瓷窑里,即便如此,她也只成功了一个。这还是她有基础的情况下。

匠人称赞江舒涵悟性好,江舒涵却觉得还得再努力。

这工艺近百道步骤,只要有一处错,就制不成。江舒涵只能多加练习。

转眼又过了八个月,江舒涵终于将曜变天目茶碗的制作工艺全部记在脑子里。

两位匠人告辞离开。就在这时,出海一年半的海船回来了。

满载而归,到了码头,市舶司接管海船,将带来的货物卖给各个商户。

两个月后,当初投钱的地主乡绅便能领到各自的分红。

江舒涵这个出了二十万两的土财主也因此大赚一笔,就算扣除交给朝廷的税,她也分到了六百万两。

国库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千万两,她这一趟几乎赚到了十分之一。这是何等的暴利。

江舒涵转手就将这银钱献给了朝廷,只求能学得所有官窑的制瓷手艺。

江舒涵为何会有此想法,原来江舒涵跟那两个匠人学习制瓷工艺时,才知当世有许多制瓷工艺远比曜变更为精妙。

如龙泉窑的青瓷茶碗后世称蚂蝗绊,再比如“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钧窑,再比如为朝廷烧制贡瓷的耀州窑。

它们每一个的制作手法都是瑰宝。

可据江舒涵所知,这些技法在后来都失传了。

江舒涵觉得自己与其带些宝物回去,还不如将这些失传技法带回去,更加有意义。

太后得知此事,欣然答允。

有人担心江舒涵学会这些制瓷手艺,回头自己开私窑制瓷贩卖。

太后听后却不以为然,“官窑是供给朝廷的。她就算卖瓷,也只会卖向民间。完全不相关。”

或许是真的喜欢江舒涵,太后还特地叫皇上封为她秦国夫人。

因为有了这封号,江舒涵去各地窑场学习技法,倒是带来不少近便。江舒涵对太后也越发感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0611:31:362020060621:43: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看20瓶;山无棱天天依然在10瓶;小可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