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县有铁有煤,不能落到赖瑾的手里,忠敬伯萧峻无论如何都要打回来的。
他曾带兵去过虎啸山剿匪,知道有山路能直通虎城县,且极为隐秘,故此与博英郡侯定下诱赖瑾出城,再发兵奇袭的策略。
萧峻思来想去,不放心。长子有些胆怯,做郡守无妨,但若让他带兵,战事顺利还好,战事一旦不顺,必然最先逃走。可他们打的这一仗,要先佯败,再杀回马枪,跟山上的伏兵合围赖瑾。他担心,如果长子带兵,佯败没刹住,就成真败了。
他下午出城,把长子换回去守城,决定还是由自己带兵。这是他的地盘,自己戎马半生,跟擅战的博英郡侯联手,能镇住各郡联兵,发起猛攻。
因为博英郡侯有诏书在手,又是他在沿途召的兵,因此为主将,忠敬伯萧峻居于副位。
清晨,博英郡侯下达战令今日全面攻城,拿下千总人头者,赏钱十贯,升一级。拿下领军万人的将领者人头才,赏黄金十两,升两级。拿下赖瑾人头者,赏黄金百两,连升三级。
全军敞开肚皮吃饱饭,之后便再次奔赴三十里外的虎城县,大家抵达后,调好整形,休息两刻钟,便朝着虎城县发起了进攻。
这次没再分兵,而是十万大军狠攻朝着郡城方向的东面城墙。
攻城梯密密麻麻地架在城墙上,兵卒爬满了梯子,源源不断地往上攻,前面的人被戳翻掉下梯子,后面的人立即补上。
博英郡侯和忠敬伯亲自到阵前督战,敢退后的,就地斩杀
他们从各郡县新招来的兵,被驱赶到墙头,作为第一波往上冲的。这些人几乎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甚至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作战训练,就被送到了前面。
可他们没有退路,如果后退,甚至冲慢了,都会被督战官挥刀直接斩杀。唯有往前冲,至少还能有一线生机,结局却是要么在梯子上被扔下来的石头砸落,要么刚上墙头便被长矛挑下城墙,死伤者铺满了城墙下方的地面,越垒越高。
赖瑾离开京城后,不是赶路就是开荒,根本没有时间造弓箭,全军只有从京城出来时带的那点箭,几波就射完了。沐耀倒是赶制了一批箭杆,但连铸箭头的时间都没有,根本没法用。
镇边大军垒在城楼上御敌的石头,一个上午就扔完了。
县城的城墙只有一丈多高,随着城墙下的尸体越积越多,攻城的大军甚至不用再搭梯子,踩着尸体便到了跟城墙齐平时高度,双方隔着城墙垛激战。
一场战斗,从上午战直黄昏,攻城方死伤近半,仍然没有撤退的势头。
守城的人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又累又渴又饿,体力几近透支,仍在苦苦坚持。城墙太矮了,七万人对十万人的优势并不大。既使对方派来的许多人是没什么杀伤力的新兵,守城方没太大伤亡,可顶着烈日穿着厚重的盔甲不停地挥矛,也快扛不住了,胳膊酸到都快抬不起来了。
博英郡侯的脸色越来越沉。
攻城战打了一天,城头上没有换过人。派出去的探哨,一天没有任何消息回来。要知道赖瑾在城中可是有十几万大军,应该守得游刃有余,中途会来回换人才是,不可能守得这么艰难。城楼上的守势,像是只经过训练,还没有多少杀敌经验的新兵在守。
忠敬伯萧峻也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派人出去找探哨,没找到,他们撒出去的探哨全都没影了。
萧峻找到博英郡侯,说道“情况有异。”
博英郡侯已经可以确定出事了,说“我们可以抄虎啸山近道,赖瑾也可以。”
忠敬伯萧峻的脸色更沉了,叫道“山里可是有七万大军”他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带不了兵,老二是女儿,老三是个将才,如果赖瑾绕道去打郡城,山里七万大军不可能没声响。除非是有了不测,一个都没逃出来,包括他最倚重的老三。
博英郡侯看了眼日头,已是日落西山时分。天快黑了,大军得撤了,不然容易被赖瑾从其它城门摸黑出来绕攻两翼。他对萧峻说道“派人快马回郡城查看情况。你带着后军,撤至十里坡,在那里掩护大军撤离,以防赖瑾追击。”他们之前是盼着赖瑾出城追击,这会儿却是怕他追出来了。
萧峻心急如焚,当即点了留在后面以备万一的五千后军,匆匆撤至十里坡。
因为攻城方是屁股对着后面,注意力都在正前方,压根儿没有注意到后军撤离。
城楼上的守城方倒是看见了,但他们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不可能喊话告诉攻城军,你们的后军撤啦。后军撤,显然是大军也要撤了,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的众人精神一振,心道“可算是把今天守过来了。”
好在守城虽然辛苦,杀敌杀得手都麻了,但多少占了点地利,又有皮甲防护,伤亡不大,受伤的都及时下了城墙送去治疗,就是累
又战了三四刻钟,太阳都只剩下一点点残边挂在山头上,天色已经开始变黑。
博英郡侯鸣金收兵,大军迅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