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开太平(1 / 2)

第335章 开太平

见众人都默然。

张安世才笑了笑道:“陛下,根本的缘故,还是这分地的好处。”

朱棣一听,有些摸不着头脑。

张安世便耐心地分析起来:“从前的时候,百姓们吃着上一顿,想着下一顿,而富户和士绅,虽是有银子,可他们的银子大多积攒起来,毕竟一家人再怎样吃喝,也是有限,总不能一日吃一头猪吧?”

“正因如此,富户和乡贤,绝大多数时候,是挣一百,攒九十。而攒下来的余粮和银子做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兼并土地,购置更多的耕田吗?”

“正因如此,所以百姓困苦,吃都吃不饱,遑论有什么余财了。”

“可自打这九县有了地,许多百姓都有了余粮,那么就不免有人需要花销,为了节省人力,他们往往会购置耕具。还有……现在牛市也十分火爆。官府又征他们挖沟建渠,也可以挣一些钱。因而……手头的钱虽不多,可这却是数十万户人家啊,每人一日哪怕开销几文钱,积少成多,市面上的购买力,也是不小的。因而,许多小货郎和商贩见此情景便索性在各乡和各县那儿盘下铺面,出售一些农人所需之物,从妇人所用的花布,簪子,孩子所用的玩具,或是布鞋,甚至是开一个给人吃喝的小馆子,也都有利可图。”

“据臣的统计,这一年时间内,九县的县城,至各乡,雨后春笋之后,冒出来的各种小铺子,足足有一千七百多家。这买卖嘛,有好有坏。可这么多的铺子,他们总要进货吧。这货源……便在栖霞,栖霞自然而然,也就滋生了许多供应这些的大小作坊。”

“如此一来,这九县便算是盘活了,虽然农人的消费力并不旺盛,可这却是一个新开辟的市场,再加上又多了许多的商铺还有作坊,这又导致各地不得不招募工人生产。这些招募来的工人,也需吃喝拉撒,需要吃用,却又促使了商家的繁荣,商家自然而然,要进更多的货,这作坊便不免要进行扩产,於是……”

朱棣听得头晕,怎么好像……一直都在循环似的?

不过细细一思,却也明白了张安世话中的意思,便道:“这倒没有让人想到。”

张安世笑着道:“说穿了,这栖霞的繁荣,是九县带来的。九县的百姓过的好,栖霞才有这商铺林立,作坊遍地的盛况。陛下,如此相辅相成,可谓是缺一不可。”

朱棣叹息,随即回头,看了看杨荣等人,道:“好好学一学,要多看看,如若不然,凭那四书五经,真能知道天下的模样吗?太平府这儿,有其他各府不同,你们要摸清它的规律,免得到时候……这里发生了什么,你们都是两眼一黑,什么都不懂。”

杨荣细细听着,似乎一直都在琢磨张安世的话,细细咀嚼之下,竟觉得完全是全新的领域。

上一次来栖霞的时候,他只光顾着去乡下走动,可现在思来,那六县的乡间,并非只是太平府的全貌。

夏原吉老脸一红,其实朱棣的一顿臭骂,他只觉得是骂他夏原吉,毕竟……他夏原吉……是户部尚书,若是连钱粮的事都搞不懂,确实有愧圣恩。

於是夏原吉尴尬地道:“这太平府的钱粮事务,确实和其他地方不同,臣……臣惭愧之极,有负圣恩。陛下,臣恳请陛下,容臣过一些时日,带户部上下官吏,来此参访几日。”

朱棣倒觉得夏原吉这想法不错,便颔首道:“这才对!”

接着看向张安世道:“张卿,你负责招待他们。”

张安世道:“是。”

朱棣随即想起什么,便又道:“太平府的商税,今年开征了吗?”

“已是开征了,不过先征的乃是粮税,所以……”

朱棣颔首:“太平府的农商税赋,一概要进户部一半,其余的,留下来太平府自行处置。等商税有了结果,就预备要将上缴户部的粮,也一并进行押解。”

张安世应下。

说罢,朱棣站了起来,叹息道:“张卿真不容易啊,这么一大摊子事,噢,对了,朕还有旨意,不过……朕也就不和伱说了,你到时自然知晓。”

张安世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棣背着手道:“时候不早了,该看的也看了,入他娘的,光天化日跳楼,真他娘的晦气。”

人的悲欢并不相同。

这周举人大悲之下,从楼上跳下来,直接摔成了肉泥,可朱棣却只觉得讨厌。

至於杨荣和胡广等人,随朱棣出了这群儒阁的时候,也都掂着脚,生恐还有没有抆干的血迹,沾了自己的鞋面。

张安世忙是恭送皇帝。

等再看不清那浩浩荡荡的人影了,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却在此时,丘松兴冲冲地跑来了:“大哥,大哥……”

他跑得飞快。

张安世笑着看他:“怎的啦,又干了什么好事?”

邱松难得带着几分激动道:“有热闹瞧,东乡庙那儿,许多人……爬到锺楼上,要跳下来呢,已跳下来三个了。二哥和三哥看的高兴,叫俺来请大哥一道去。”

张安世顿时冷起了脸来,骂道:“这有什么好看的,都这么大了,还干孩子一样的事,朱勇和张軏那两个混蛋,他们把你带坏了。来人,去将那两个家伙给我拖回来,你们好端端的也算是将军,成日游手好闲。”

丘松想了想道:“我们才刚刚带着人马去了六县操演,前日才回,不是说好了休息三日吗?”

张安世板着脸道:“少罗嗦,哎呀……那些狗东西,在栖霞跳楼,有损我太平府形象啊!入他娘,给我找人,找他们的家人,教他们赔钱,赔卫生费和精神损失费。让那陈礼亲自去,下驾贴,好死不死,偏要死在这儿,这是什么意思?”

丘松:“……”

丘松本是被张安世一顿怒骂,骨子里的倔强一下子发作,他本想试着和大哥对峙,可听到大哥的这番话,突然觉得自己的骨头软了。

不得不说,大哥是条好汉子,他比俺丘松还狠。

张安世拉扯着丘松,教丘松不要乱跑,丘松只好陪着张安世吃了一顿饭菜。

此时,却有宦官来:“太子殿下请威国公去见。”

张安世讶异地道:“姐夫寻我何事?”

这宦官带着几分焦急道:“应该是公事,很急。”

张安世便再不多言,只道:“那我立即启程。”

说罢,直接拎着丘松,边走边道:“你跟着来,沿途护我周全,别再和朱勇他们两个混帐厮混了。”

…………

东宫里。

接到了旨意的朱高炽,目光没有离开圣旨。

良久之后,他将圣旨交给一旁的詹事府学士杨溥。

杨溥已经和太子朱高炽有了基础的信任,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朱高炽的认可。

有了杨溥的协助,朱高炽处置起詹事府事务来更加的得心应手,这时,他不得不感谢张安世给他推荐了一个贤人了。

最重要的是,杨溥此人,行事稳重,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见。许多时候,他提议的事,都让朱高炽信服。

朱高炽道:“杨师傅,你瞧一瞧,父皇如此,是有何深意?”

杨溥只看了看,随即道:“太子殿下……认为呢?”

朱高炽道:“府县的知府和知县,本该是吏部举荐,尤其是四品以下,根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现在陛下予本宫全权……”

杨溥摇头道:“此非权,而是责。”

“责?”朱高炽诧异地看着杨溥,眼中透着不解之色。

“陛下一下子裁撤了这么多的知府和县令,可见对於诸府事务,他极不满意,也抱定了要好好整肃的心思。既然要整肃,那么太子殿下打算让什么人……升任呢?若是后任之人,依旧如此,这天大的责任,便是太子殿下承担了。”

朱高炽苦笑道:“父皇……这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杨溥摇头道:“其实这不是题,因为答案已经写明了。陛下刚刚旌表了太平府,转过头又直接裁撤各府县诸官,这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朱高炽显得冲疑地道:“那么……你的意思是……”

“陛下希望殿下提拔和太平府官吏一样的人。”

朱高炽道:“一样的人?”

杨溥道:“准确的来说,是太子殿下,提拔太平府的官吏,任用他们,治理各府县。”

朱高炽听罢,恍然大悟,便道:“本宫其实也想过这种可能,可是……既如此,父皇下旨便是,何须……”

杨溥笑了笑道:“因为太子才是未来的江山之主,太子殿下若是任命,既是示恩,如此一来,那些新提拔的官吏,自然而然,也就对太子感激涕零。而另一方面,也去除了他们的顾虑。行新政者,最害怕的就是朝令夕改,今日陛下要他们推行新政,他们尽心竭力去做,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受千夫所指。可转过头,新君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可能就要受到冷落。”

“殿下,为何后世之人,极少害怕推陈出新?其根由在商鞅啊,推行新政者,必要触及人的根本利益,方可成功。可一旦将人得罪死,便使自己陷入了极危险的境地,哪怕受到天子保护,能得势十年、二十年,可一旦……换了新主,便有被人杀戮甚至是开棺戮屍的风险。正因如此,后世为政者,大多喜欢糊涂,所谓难得糊涂是也,往往做任何事都四平八稳,从不敢轻易越过雷池,说实话……这是许多人……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