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次日虞清娴睡醒孩子已经被苗春秋抱走了,虞清娴的大嫂张佳佳在灶房吃早饭。
洛家的早餐很简单,一锅昨晚没吃完的剩饭煮的粥,一盘苗春秋做的辣萝卜干,一盆水煮鸡蛋。
“清娴快来吃饭。”张佳佳招呼虞清娴。
张佳佳也是老师,她教的是小学的美术跟音乐,一般是下午才有课,因此早上她的时间便很充裕。
她嫁过来的时候原主也快结婚了,加上性子都好,两人的感情还算不错,这些年里苗春秋每每去封家补贴女儿她没说过什么。
“嫂子还没去上班啊”虞清娴坐到凳子上开始剥鸡蛋吃。
“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大家都在抢我们的课呢,所以我今天没课,一会儿去学校点个卯就能回来了。”张佳佳喝了口粥,有道“早上我看百岁了,真的大好了,吃奶粉也特别的着调,给她冲了九十毫升的奶粉她全都喝完了。”
张佳佳觉得大姑子实在是太惨了,真的,她的遭遇拿出去无论说给谁听都会同情她,现在百岁好了,张佳佳也很为她高兴。她跟小姑子洛新雨处得不太好,洛新雨那孩子宠得跟小霸王似的,来到家里翻店里的东西吃也就算了,还会去她的房间乱翻,张佳佳很讨厌那个孩子。
虞清娴露出笑容来,她看着张佳佳说“她好了,我这生活啊,也有盼头了。”
张佳佳点头“可不是吗”
姑嫂俩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吃完饭各自洗了自己吃饭的碗以后张佳佳就去学校上班了。
虞清娴则到前头商店去跟苗春秋说话。
苗春秋问起了虞清娴往后的打算。
虞清娴说“现在这个时代有手有脚的咋也饿不着我自己,就是往后你跟我爸得受些累,帮我看顾一下小百岁了。”
帮女儿带孩子,苗春秋跟洛佑民是一百个愿意的,洛天秦跟张佳佳也没什么意见“这有什么受累不受累的,只要百岁能健健康康的啊,我跟你爸就高兴了。”
话音落,苗春秋又问“只是你跟炼成离婚,他们封家能把百岁给你”
也不怪苗春秋有这样的担忧,小百岁是封连城现如今唯一的孩子了,以封老婆子那个疼爱儿子的性子,她能同意把百岁给自家闺女
虞清娴接过百岁,亲了一口她稚嫩的脸颊,淡淡地说“妈,封连城才三十出头。”
三十岁正是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的年纪呢,封连城身材修长高大,长得温文儒雅,浑身都带着一股书卷气,若是换上民国时期的长袍大褂,那就跟故事里走出来的学者一般。多的是小寡妇大姑娘往他身上凑呢。
一句话,苗春秋也想明白了。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看着用平静的语调说出这句话的女儿,难过得想哭。
封连城可以离婚了立马就娶上儿媳妇,她女儿呢离了婚带着个孩子,到时候可怎么办这年月离婚多遭人非议啊,再加上自家女儿养不住孩子,用脚趾头苗春秋都知道街上那些大嘴巴的八卦婆们会怎么说她女儿。
可不让女儿离婚不让女儿带孩子回来苗春秋又不愿意,她姑娘嫁到封家这十年,受了多大罪啊她这个当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
再说了,封家那个老太婆多重男轻女没人比她更清楚了。当初女儿生瑞瑞的时候她买了糖果从村头发到村尾,别提多开心了。对封瑞这个小孙子也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在月子里就把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杀了给她女儿炖了汤,之后的鸡蛋鸡汤也没落下。
那时候她太天真了,还没少在外头夸她女儿是嫁着人家了呢。现在想想她就想回去给那时候的自己一巴掌。她姑娘后头生琳琳,封老婆子是咋做的她听到自家女儿生了个女儿时脸就耷拉下来了,之后别说买糖到处出发了,就连鸡她都舍不得杀一个。
她开口让封老婆子杀鸡,封老婆子咋说的,那些鸡都是宝贝,要留来下蛋给孩子们补充营养,之后别说鸡汤了,鸡蛋她都不想给自家女儿吃一个。两幅嘴脸玩得溜得很。
琳琳为什么会发个烧就去了当时琳琳发烧时正好是农忙的时候,封老婆子说身体不舒服要在家歇着,让自家姑娘上山干活,秋天本就多雨,下雨天又好睡觉,封老婆子关着门在房间睡觉。琳琳才两岁多懂个啥看着外头下雨觉着好玩就去院里踩水坑玩,玩了一下午。
要不是她这个当外婆的正好给自家女儿送两斤排骨补身体,那孩子还不知道得淋雨淋到啥时候呢。
当天晚上琳琳就发起了烧,天不亮她女儿跟封连城就把孩子往镇上的卫生所送,结果要也吃了,针也打了,孩子就是不好,后来发烧发到惊厥,送到医院都没气了。
琳琳怎么走的说到底不就是因为封老婆子这个奶奶不上心若是她上点心,那天看好孩子,琳琳不就活得好好的可封老婆子后头反省了吗
她反省个屁,小百岁是在她家这出生做的月子,自始至终封老婆子也没来伺候过她女儿一天,偶尔来一次看着百岁的眼神也十分遗憾,还背着她女儿感慨过为什么生的不是儿子。
有这么个重男轻女的奶奶,再过个一年半载的封连城再娶一个,有了后妈就会有后爹。她家小百岁这么可爱,可不能落在那么个奶奶跟后妈的手里。
苗春秋想毕,语气坚定的跟虞清娴说“娴娴你放心,我跟你爸就是豁出去也得给你把百岁的抚养权要过来。”
洛佑民在中学做了那么多年校长,别的不说,人脉是有几个的,苗春秋说这话也不是没有底气。毕竟封连城再能干,他在学校干了十多年不也还是个普通老师吗就连个年级组长他都没有捞着当当。
虞清娴对苗春秋笑了笑,说“妈,咱们这学校门口做吃的挺少的哈”
这个镇叫丘定镇,中学建在街尾,以前丘定镇还只是个小集市,站在街头一眼就能看得到街尾。后来八十年代了,改革开放了,做生意的多了起来,大家越来越有钱,街上的房子是越来越多,街道也越来越长,还衍生出了好几条小街道。
中学就坐落在其中一条小街道中,周边都是比较大的一些饭店,商店就只有苗春秋开的这一个,小吃店啥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学里的学生们想吃个什么东西还得步行十多分钟到主街道去。
但小镇上嘛,吃的东西不多,花样也少,整个镇上开得最多的也就是米粉店,想吃其他的只能等到每周六的集去。
虞清娴从在这里面看到了浓浓的商机。
若是问八零后九零后对中学时期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百分之八十的回答都是学校门口的炸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