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刘长时期,出现了大汉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公张不疑,最年轻的国相贾谊,最年轻的九卿冯敬,最年轻的将军周亚夫。群贤们大多都很年轻,当然,其中封将军的还是不多,周亚夫是位同九卿的前将军,其余众人里,卢他之和周胜之虽然也有将军封号,可只是偏将军。
至於其余众人,只是校尉。
年轻人担任要位,在地方上,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厉王好后生,白须染成墨。”,为了得到厉王的重视,很多人都会特意修改自己的年纪,让自己年少几岁。
很多大族也是给自己年轻的后生造势,希望能被陛下所知晓。
一个帝王的言行举止,真的会在很大方面影响到那个时代的风气,这个在各国也能看到缩影,懒惰的梁国,勤俭的吴国,蛮横的唐国,而刘长的性格特点,也逐步从影响唐国转变到影响整个大汉,大汉的邻居们恐怕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晁错觉得,陛下千里迢迢的将自己从南越带到长安,肯定不会只是让自己当一个尚书令这么简单。
刘长随后的说法也证实了晁错的猜想。
“如今大汉辽阔,诸事也愈发的繁杂,少府令暂时为朕处置奏表,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是外臣,如今朕还在,若是往后如此,那少府的权力就太大了,故而,朕准备设立一个内臣制,目前就是看中了这个尚方令和中书令的位置。”
“你来担任尚方令,组建自己的诸曹属吏,负责在朕的身边处理天下章奏”
“另外,还要设立一个中书令,中书令是直接向朕汇报,为朕拟定批阅你们双方要一同协助朕这个职务,位低而权重.你能明白吗??”
刘长认真的询问道。
晁错哪里还不明白,陛下向来是厌恶做正事的,何况,这些年里陛下要操办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而少府来操办,就有些外臣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事情而意味,总是有些不对,陛下这是准备将少府名下的尚书令和自己身边的中书令抽调出来,组建一个真正的内臣体系,作为皇帝的贴身助手,帮着天子处置那些本该由皇帝亲自处置的事情。
晁错的眼里已经闪出了光芒,别看这个位置只是九卿属吏,可这位置若是干好了,就是国相都得看着你的脸色啊。
“陛下!臣绝不辜负陛下之厚望!!”
刘长看着面前自信满满的晁错,也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喜欢用年轻人,就是因为他们敢做,若是这件事给周昌说,那大概就是周昌开始喋喋不休的来劝谏自己,说什么这么做太冒险,怎么能有内臣啊之类的屁话。
“好,明日开始,你就组建你的班底,需要用人去找周相,当然,若是你有看重的人,也可以举荐给朕!”
刘长吩咐了很多,晁错认真的听着。
两人吃完了饭,说完了事,晁错这才说道:“陛下,还有一件事,臣必须要与您说。”
“什么事?”
“臣要弹劾城门校尉!城门校尉疏忽职守,没有能阻拦您和军中将领”
“你要弹劾城门校尉侯封???”
刘长复杂的看着他,问道:“朕年幼的时候开始闯城门,从那之后,他就担任城门校尉,兢兢业业,一直到今天,你猜朕为什么到现在都不曾揍过他?”
晁错呆愣了片刻,问道:“是因为陛下看重他?”
“呵,你若是连这都想不通,做什么尚书令呢?”
那一刻,晁错脑海里浮现出无数个答案,即刻回答道:“因为他是太后所安排的?!他是太后的人!!”
刘长这才满意的点着头,“看来朕这尚书令没选错人,别说弹劾他了,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办事呢!”
送走了晁错,刘长已经是相当的困了。
回到厚德殿的时候,曹姝并不在,她在椒房殿里休息,而樊卿却是还在等着他,刘长自然也不客气,即刻开始与樊卿斗嘴,斗了许久,两人这才躺下来休息。
“长最近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给勃找一位老师。”
“嗯???”
“勃还不到四岁啊,你给他找老师?教他什么?怎么穿衣裳吗??”
“他以后是要去当诸侯王的我们不能宠溺他!”
“你这都不是宠溺,你这是迫害!”
“孩子还小,就让他无忧无虑的去玩,何必呢?他有没有诸侯王的才能,那不重要,若是有,就可以当吴王,楚王那样的,若是没有,就可以当梁王,齐王这样的,再昏庸,就是像赵王那样,只要安排个贾谊这样的能臣,也可以治理好国家,你担心什么呢?”
樊卿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安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叽叽喳喳的跟个喜鹊一样讨人喜,见到个生人都往人家怀里钻,可勃到现在还是傻乎乎的见到外人都害怕的躲在我的身后”
“哈哈哈,小的时候胆怯,长大了未必如此.你看他那身板,再过几年就要跟他哥哥一样高了.”
“何况,便是往后内向又如何,只要他过的好不就好了吗?”
樊卿有些惊讶,“长你真的变了好多啊,当初对安,你可不是这样的.”
“好了,别想那么多,安心睡觉吧.等勃长大几岁,找个剑术大家教导他剑法,他就不会这样了”
“那陛下有认识的剑法大家吗?”
“有啊.我就是啊,我是大汉第一剑圣,谁能在我剑下走过一回合?我的剑法最适合他了!”
“你又开始吹嘘了”
“吹嘘??来,来,再让你看看朕的剑法!!”
次日,天还没有亮,晁错就来到了少府门前。
他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空气都是那么的清爽。
晁错很开心,尚书令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适合他了,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定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才能来,报效陛下的知遇之恩!就在晁错等待着少府开门的时候,远处又来了一辆车,一位熟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晁错不屑的打量着他。
来人正是袁(yuan)盎。
跟晁错这位正宗的法家鹰犬不同,袁盎就是属於那种刻板印象中的儒生,按着荀子他老人家的话来说,就是“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
晁错跟袁盎是先后在少府担任吏的,当初跟随陈平一同做事,可后来,他们的命运就有了不同的轨迹。
晁错得到刘长的喜爱,一路升迁,甚至在南越担任三公,而袁盎呢,几次上书弹劾,公然跟刘长唱反调,打扰他的雅兴,惹他厌恶,一路从少府属吏干到了县丞,差点就升到布衣去了。
可袁盎就是不愿意改变,认死理,他的事情做的不错,常常能得到升迁,可刘长刚把他弄到身边来,他就会继续劝谏,然后再次被下放,刘长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贬也贬了,廷尉和绣衣大牢都进去了几次,可这厮就是没有转变。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这厮就是多次弹劾太尉周勃,周勃气的破口大骂,想要报复他,可后来周勃下狱,袁盎却是唯一为他求情的人,周勃觉得很惭愧,便与他成为忘年交。后来,窦太后想要立梁王刘武当储君,袁盎激烈的反对,质问窦太后,使得窦太后放弃了自己的打算。
这件事被梁王知道后,派出刺客去杀他,第一位刺客来到关中,听到众人都称赞袁盎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不忍下手,最后他是死在了第二个刺客的手里。
晁错此刻看到他,心里更是万分的得意。
ps:每次看汉初的历史,总觉得棋圣对不起很多的能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