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绝不能让曹操见到邹氏!(1 / 2)

郭嘉受张绣相邀,来到荆州已经一个月了。

因为张绣不在江夏,所以他先去了一趟襄阳。

目的自然是拜访刘琦和刘琮。

毕竟这两兄弟一个是荆州刺史,一个是荆州牧。

有一说一,这兄弟二人才是名义上的荆州之主。

要知道郭嘉此来除了向张绣感谢救命之恩,还有一个身份是曹操的使者。

所以尽管心知肚明荆州实际的掌控者是张绣,但面子上的功夫还是做。

郭嘉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以后,主持襄阳工作的鲁肃立刻便请刘琦和刘琮兄弟前来,专程召开了一场座谈会。

祢衡、蔡瑁、蒯越等州、郡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本次座谈会在一片友好详和的气氛中进行。

会议由鲁肃主持,他首先代表荆州以及襄阳对郭嘉的到来表示了感谢。

随后郭嘉便代表朝廷对近一来荆州的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

会议认为,刘氏兄弟能够在刘表死后继续维持皇室威严,对荆州的繁荣稳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会议指出,如今大汉王朝正处於战略转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刘氏兄弟作为皇室中人,更应该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起到先发力,带好头的作用。

会议要求,刘琦和刘琮要兄弟同心,摒弃两人之间的以往龃龉,牢牢团结在以汉帝刘协为核心的大汉朝廷周围,紧紧跟随大汉丞相曹操的脚步,蹄疾步稳继续建设荆州。

会议强调,刘氏兄弟还要跟常驻荆州江夏的骠骑将军、宣威侯、扬州张绣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匡扶汉室、中兴大汉帝国而不懈努力。

会议精神在会后传达到襄阳及荆州中下层将士当中。

“丞相”曹操并非是郭嘉的口误。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司空”曹操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曹操麾下的不少将士都会称曹操为丞相。

不过那都是在私底下,或是只有自己人在场的情况下。

在正式场合下,曹操最多只会被尊称为“曹公”或是“曹司空”。

东汉的建立,是西汉旧皇族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新朝的结果。

所以东汉官制基本上沿习了西汉官制的制度,官名也没有多少改变。

主要还是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但实际政治权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尚书台。

东汉皇帝即位时,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

御史台体制贬损,成为少府属官。

侍中则是从西汉的加官转为正式职务,设侍中寺作为侍中的正式官署,隶属少府。

与西汉比较,东汉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同时不设丞相。

所以先前曹操在将汉帝迎奉到许都以后,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但他的官职依旧还是司空。

哪怕后来短暂地拜为大将军,依旧没有落实丞相这个职位。

当然,哪怕是大将军这个职位也因为袁绍的强烈反对,不得不让给了自己这位曾经的老大哥。

只不过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再回首老荒地老。

如今时过境迁,原本的大将军袁绍坟头的草都已经三尺高了。

他的继任者袁尚的大将军职务又不被曹操代表的朝廷承认,所以这个职务迄今一直空悬着。

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开始将目光转向南方的时候,也觉得时间已经成熟。

就在众人都以为他将要自领大将军一职的时候,他却是接受了谋士程昱等人的建议,干了一件更加大胆的事情。

直接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同时自任汉朝丞相。

自此,曹丞相之称便可以算是名副其实了。

对此汉帝刘协自然不会没有意见。

因为先前已经说过,东汉官制最大特点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不设丞相。

如今曹操却开起了历史的倒车,身为天子的他又怎么可能甘心?

再加上曹操建立邺三台的行为,更是摆明了要加强自身在朝堂乃至是民间的影响力。

所以刘协对於曹操这种乱臣贼子的行为更是痛恨到了极点。

可惜的是,自从当年邺城被曹操攻破以后,他就把自己的据点从许都迁到了冀州。

从此以后,政令军队皆从此出,而许都只留下了刘协和些许不重要的官吏。

所以当刘协得知曹操废三公,重新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的职位时,已经是木已成舟了。

虽然表面上曹操依旧在上表,请求皇帝的批准。

然而刘协心里清楚,曹操此举根本就是在“报备”,而非“报批”。

说白了就是事情我已经办完了,如今给面子通知你一声,希望你不要不识抬举。

刘协少年登基,先后历经了董卓、李、郭之乱,对於这一套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如今纵然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他不但不得同意曹操自封丞相的请求,还令太常徐璆持节,专程到冀州去拜曹操为丞相。

也算是做足了表面功夫。

做为交换,曹操也会进一步放松对还留在许都的刘协管控,让他在许都能够拥有更多自主权。

当然,是不在不触及曹操利益的情况下。

否则一切还是免谈。

总之,曹操废三公、任丞相这件事情发生,便意味着曹操的地位又向前进了一步。

而作为曹操麾下的首度谋士,官拜军师祭酒的郭嘉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夸张地说,在外出的时候,他就相当於是曹操的代言人。

看到曹操如今这般炙手可热,刘琦是无所谓了。

反正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倒向曹操。

刘琮年纪尚幼,倒是也没什么想法。

唯有蔡瑁比较难受。

要知道他和蒯越原本可是亲曹派。

蔡瑁本人更是和曹操有着很不错的关系。

不夸张地说,假如荆州势力投降曹操,刘琦和刘琮的下场怎么样不好说,他蔡瑁绝对可以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

可惜的是,张绣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一切。

如今蔡瑁再想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距离刘表去世也不过短短一年,但是荆州的一切已经在庞统、鲁肃、祢衡的先后操作下牢牢掌控在了张绣手中。

纵然此刻他再想反悔,也已经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况且向来和蔡氏共同进退的蒯氏家族已经彻底倒向了张绣。

主要还是因为张绣任人唯贤的方针让蒯家一大批少年子弟得到了重用。

不得不说,在如今这个时代,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士家就是更容易比庶家出人才。

再加上蔡氏那空虚的身体也已经彻底被张绣征服,蔡瑁就更没有办法了。

所以纵然郭嘉暗中透露出了让他在荆州为曹操做内应的意思,蔡瑁也只能佯做不知。

郭嘉是极为聪明的。

在看到自己暗中提点了两次,蔡瑁都没有反应,立刻便停止了试探。

他知道想要靠一般的方法在荆州打开突破口已经行不通了。

同时也暗暗惊讶於张绣对於荆州的掌控速度之快。

郭嘉原本是打算在襄阳多待一段时间的。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观察荆州,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这个道理读过兵书的人都明白,但真正想要将之落到实处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所谓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

郭嘉深谙抓落实的重要性,所以就打算从伐谋上下功夫。

再不济也要从伐交、伐兵上想办法,看能不能在曹操和张绣的大战之前帮助曹操占得先机,取得优势。

在郭嘉看来,张绣麾下的四大军师里,诸葛亮已经跟着张绣去了江东。

贾诩、庞统、徐庶三人目前都留在江夏。

那么现在就是他干活的最好机会。

否则等这三人中任何一个腾出手来,自己再想做什么就不容易了。

然而张绣麾下的谋士又岂是无能之辈?

贾诩目前一心顾着给张绣扩充后宫,姑且不算。

庞统要处理整个荆州的内政,也走不开。

但徐庶明明知道郭嘉的能耐却没有跟着他一起来襄阳,就是因为这里也有人能够应付他。

那个人便是祢衡。

“郭奉孝!”

郭嘉只在襄阳清闲了三天,就被祢衡给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