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说要安排他当工部尚书,一转身就让杜预上来了。
再往后说要让他进御史台,然后转身就让毋丘甸进去了。
到如今,卢钦的内心已经是波澜不惊。
管他呢,当个散骑不也很好吗?
陛下也不是整日召见自己,就待在家里看些书什么的。
当得知皇帝召见自己的时候,卢钦已经下意识觉得,陛下又准备给他画饼了。
果然,他们一见面,曹髦就先开口说道:“荀仆射被朕拜为太仆,如今尚书台缺了一个仆射。”
卢钦眼前一亮。
“朕打算让钟会顶上。”
卢钦有些惊愕,这次甚至都没有画饼,你叫我来就是为了说这个??
“但是钟会的位置却空了下来。”
卢钦眼前一亮。
“朕打算让魏舒顶上。”
卢钦彻底平静,“是该如此。”
曹髦笑着说道:“本来朕是想让你进尚书台的只是,这尚书台内的政务实在繁忙,朕不忍心让您这般劳累,故而所安排的多是些年轻的后生。”
卢钦没有反驳。
曹髦笑着说道:“故而,朕准备让您担任侍中,从此就待在朕的身边,为朕臂膀,为朕分忧,不知卢卿以为如何?”
跟郑小同不同,卢钦的意下非常的如何。
他这个散骑做的不伦不类,什么事都没能做上,这要是能升侍中,那可就不同了。
庙堂的诸多大事,都要由他来参与。
可这不会又是画饼吧?
最后不会又冒出一个人来吧?
卢钦尽管不确定,可还是领命了。
曹髦接下来的行为证明了这不是在画饼,他当即就拟定了诏令。
如今大魏整体官员的调动,变得正规了很多,在过去跟荀顗等人争执之后,钟会结合过往的制度,弄出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升迁办法,主要是结合了官员的政绩,还有年龄,籍贯等内容。
过去的律法是针对太守之类的官员,不许在自己的籍贯或者联姻的籍贯所在地担任主官,钟会将其变得苛刻了些,从县吏往上,都不再允许。
也就是说,大魏不会再出现元城县令由当地大族来担任这样的情况了。
而皇帝是不在这制度的限制之中的,古代哪怕是最严格最周密的律法,也不敢将皇帝给囊括进去。
王子犯法,可以与庶民同罪,但是天子犯法是不存在的,律法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天子服务的。
当初曹髦权势不足的时候,还可能受到约束,但是如今,那就不可能了。
皇帝想用人,是可以跳出这个限制的。
当然,若是太过离谱,例如直接提拔钟会当尚书令,或者破格提拔张华当个尚书什么的,那肯定是会遭受到群臣极大的反对。
可曹髦的这些调动,并没有破格。
他最破格提拔的人,也就是钟会了,可钟会的能力摆在这里,功劳更是不少,官吏考核,官吏整顿,官吏提拔,大魏能完成官员整顿,他起码占了一半的功劳,谁敢说他名不副实?
而其余群臣的调动都是合理的,哪怕是何曾的这个司空,也非常的合理,他是从征北将军上来的啊,从征北将军进入庙堂,不担任三公才是奇怪的。
卢钦惊愕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曹髦随即让这位新上位的侍中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卢卿啊,我知道你也是家传经学,对於王学,卿是如何想的呢?”
卢钦当即说道:“陛下,王公大才,其学说更是应当设为官学之一,尽可能的进行推广。”
“好接下来关於经典这方面的奏表,就由你先代为查阅若是有关系重大的,可以上奏告知。”
内臣系统就相当於曹髦的秘书团,这些人参与决策,也就是负责帮着皇帝批阅各地的奏表和各类的杂事,倘若没有这个秘书团,光是处置这些事情都会将曹髦给累杀了。
卢钦为人正直,不偏不倚,这也是曹髦提拔他的原因。
曹髦的行政体系又强大了几分,目前侍中台和尚书台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了,短时日内都不必进行太多的调动。
魏晋就这么一点好,这三台相互配合,皇帝就不会那么的劳累,不需要事事亲为。
曹髦已经是将如今最优秀,最出色的人才们带进了庙堂行政系统内,就如今这配置,只要是和平发展,大魏绝对是一年强於一年的,这就是人才充沛的好处了。
如今全速运转的尚书台,已经开始在农,工,商等他们所负责的各个领域里开始了突破。
每位尚书都不是什么庸碌之人,他们彼此也是在较劲,想要拿出些成果来。
曹髦此刻要做的不是胡乱干预,而是为他们撑腰,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此下去,大魏与其余两国的国力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曹髦也可以将目光放在遥远的那两国之上,开始考虑对他们所进行的灭国战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