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白送的抄答案机会(1 / 2)

刘备毕竟是一个成熟的统治者。

虽然庞统在午宴的最后、找机会单独留下来献策,其内容并没有直接被刘备接受。

但刘备也因此充分意识到,在处理刘璋和刘表的问题时,不能光看双方的上层关系。

还要考虑到当地文武人才的上进心、想不想为讨逆大业出力立功。

自己原先的思路,过於顾及自己的美名,过於专注上层路线了。

如果是益州或者荆北的在野士人、勇士,他们想为刘备阵营效力,那当然是很容易的,直接卷铺盖来投奔刘备就行了。当初的徐庶、向朗、魏延、王平等人,都是这样的代表。

但是,那些已经在刘璋、刘表手下卖力做事过多年,也没想真的闹到直接弃官逃到刘备这里来的文武,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对於已经有一定地位的人而言,裹挟着主公一起投、一起加入讨逆灭曹的大业。总比孤身一人前来,要更有价值,也更能整合调度资源。

这其中的代表,刘表手下有伊籍、黄忠、霍峻,他们在过往的合作中,已经对刘备非常信服崇敬,或是作为友军跟着刘备立过功尝过甜头,但是他们也不可能背叛刘表。

只要刘备不整合刘表、或者刘琦没有上位,这些人目前就已经没有渠道为刘备效力、立功了,他们也不可能再得到升迁机会。之前的上庸之战,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以刘表手下的身份立功”的机会,过了那村后面没店了。

同理,在刘璋手下,这类人的代表有张松、法正、严颜,他们也都要么心向刘备,要么跟着刘备立过功得过好处封赏。

张松法正的人设定位,与伊籍何其相似?严颜的微妙处境,又和黄忠、霍峻何其相似?

一想到有那么多人期待着跟自己立功,刘备的心态自然也会有所软化。

虽说他还是不想主动对不起人。但如果别人先对不起他,然后他正当防卫,或者哪怕是防卫过当,这层心理障碍,已经在慢慢松动了。

还是看看形势如何发展吧。

刘备也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既然心中存了这个念头,他对於未来如果跟刘璋发生冲突,具体该怎么行动,也就有了迫切的规划需求。

这种“对可能出现的假想敌,先推演一套作战计划”事情,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也未必要双方交恶,才会做这种预谋,完全可以是防患於未然。

就好比二战时被人津津乐道的“大雷雨计划”,很多德粉年轻时都相信“如果没有巴巴罗萨,那么对面就要抢先大雷雨了”。

后世某网文写手年轻时也相信。不过后来看多了更多内容,就发现史泰林抽屉里不仅有“大雷雨计划”,人家的参谋部是对世界上所有主要国家都推演了一份假想开战计划,并不是特别针对谁。大洋彼岸波托马克河畔那座大楼里,也有一堆一样性质的东西。

同理,《亮剑》里丁将军50年代时就知道要做国土防御计划,哪怕他要防的对象当时还算和睦,但提前备着总归是没错的。

只不过在汉末,这种事还非常罕见。刘备是下了好大决心,才打算做这个预案。

於是,此后几天,刘备就先让庞统自己把那天献策时提到的作战构思,再稍稍完善整理一下,形成一份纸面的计划。

刘备看过之后,又私下里另找时间请来诸葛瑾、诸葛亮兄弟,让他们一起参详一下。

参详之前,刘备还特地关照:此事事关重大,如果不做好保密,泄露出去,对於己方的名声会有损,还容易导致刘璋提防。所以他才单独找两人来密谈,连鲁肃都没喊。

诸葛兄弟便把庞统为刘备写的计划看了一遍,

诸葛亮看后,只是觉得庞统稍稍有些激进行险,但军事上倒也没有什么明显漏洞,於是他便决定深思熟虑后再说,让大哥先表现——

这也并不是诸葛亮要让功劳给大哥,而是历史上刘备入川时,诸葛亮一开始也没觉得庞统的军事计划有问题。是后来庞统久攻不克、甚至在雒城督战攻城中箭身亡,诸葛亮被迫带着张飞赵云一并入川,才开始大刀阔斧调整。

所以这一世,诸葛亮一开始并没有看出大问题,也并不奇怪。

相比之下,诸葛瑾这次却算是难得捞到了“抄历史答案”的机会。

他已经多久没能痛痛快快直接抄答案了?之前那么多事务,都因为历史被蝴蝶效应改得面目全非,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但是这次庞统的假想对刘璋作战计划,却是直接让诸葛瑾生出了危险感。

他几乎是刚看完就立刻点评:“主公!愚以为士元此策,过於行险了!如果将来真要跟刘璋开战,他怎么能无视严颜镇守的江州城、无视从江州沿水路进攻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