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柳河之败(1 / 2)

明贼 纸花船 3677 字 19天前

~~~~~~

情报是辽西的‘第三仓库’,以八百里加急发过来。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在前些时日,山海关总兵马世龙,无意间得到了一位投降建奴的儒生投靠。

这儒生叫刘伯镪。

镪,就是钱袋子。

这位‘刘钱袋子’告诉马世龙,因为李元庆和陈忠在海州的肆虐,后金内部出现了分化,二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已经是水火不容之势,爆发了数次冲突。

就在七月初,代善更是亲自来到了耀州,祭祀山河神灵,抚慰之前被李元庆斩杀的鞑子英灵。

刘伯镪还告诉马世龙,代善此行只有五百亲兵相随,而且会在耀州呆上十几日,是个好机会。

马世龙虽然贵为辽西军方的头面人物,但这些年来,他几乎寸功未立,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他都有所不满。

尤其是辽南李元庆和陈忠,辽东毛文龙和东江,将星璀璨,更映衬的他马世龙像个小丑。

如此良机,马世龙又怎的能错过?

他当即将这个情报呈报给了他的顶头上司袁督师,袁督师也是大喜,很快就将情报呈递给了孙承宗。

生员,简单来说,就是读书人,一般是指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

因为人文风俗的关系,辽地不同于关内,更比不上江南。

一个秀才,在江南,包括在安徽、桐城,这种读书氛围浓厚的区域,秀才可能只能在大街上帮人写对子、卖字。

但辽地的生员,含金量可就很高了,几乎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

当初,毛文龙奇袭镇江之时,正是因为有了袁可立幕下生员王一宁的加入,才使得其行程更为顺畅。

加之这位刘钱袋子表演天赋惊人,一副痛哭流涕、迷途羔羊的模样,就连孙承宗,也隐隐已经接受了他的想法。

此时,孙承宗虽然有了退意,但不到万不得已,他又怎的肯轻易舍弃他花费了大半辈子心血的这片土地?

加之袁督师也很明了,老孙是他的大底气,他也想保住老孙的位子,便极力撺掇,主张出‘奇兵’,直击耀州。

很快,马世龙派宁远中协副将鲁之甲为主将,参将李承先为副将,率领四个营,两个水营,一个车炮营,一个骑营,合计七千余人,出三岔河,直击耀州。

可惜啊!

孙承宗辛苦打造的关宁军,此时基本完全还是‘绣花架子’,全都是新兵。

鲁之甲,李承先这些人,虽也算是关宁的老牌将领,但他们无论底子,还是能力,与实力关宁将领,还是有着太大的差距。

仅是为渡过三岔河,居然用了三天时间,还没有搭好浮桥……

而耀州附近的后金军这边,却早就得到了消息。

他们人数虽然很少,还不足五百人,但其领头的牛录额真屯布鲁却是有勇有谋之辈。

他提前令他临时拼凑的几百名士兵,埋伏在官道两旁,待入夜,鲁之甲和李承先大部主力赶到后,先令临时纠结的老弱妇孺敲锣打鼓,威慑明军心神,待明军慌乱疲乏之后,猛的从两翼杀出。

黑暗中,这些明军也分不清到底有多少鞑子,加之鞑子的名头实在是太甚了,明军主力瞬间溃败。

甚至,先行逃亡回三岔河的骑兵们,直接斩断了浮桥……

此役,明军大败,史称柳河之败。

后金军斩首明军四百多级,包括鲁之甲和李承先,全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后金军缴获了铁甲七百副,战马近七百匹,大获全胜。

此时,消息怕是已经传到了京师,用屁股想,李元庆也明了,马世龙是绝别想保住了。

便是孙承宗也……

“这狗日的啊!”李元庆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

可惜,事情已经发生,别说骂了,就算是把马世龙杀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之前,李元庆也与马世龙有过几次接触。

坦白说,此人能力虽不甚强,但倒也算是中规中矩,传统的将门出身。

可惜,马世龙已经老了,他的根子在宁夏,在辽西这片土地上,他玩的还是不够溜啊!

但此时,却也只能由他来‘背这个锅’了。

一时间,李元庆对马世龙的憎恨,忽然减小了不少,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兔死狐悲’的哀伤。

此事,是马世龙提出不假,但关键将其坐实的,却还是大名鼎鼎的袁督师啊!

若不是袁督师急功近利,恐怕,孙承宗也绝不会让这些鲁之甲、李承先,挑着这些新兵蛋~子,便仓皇上阵!

但到头来,却还是要马世龙这种武人来背锅,哪怕他贵为一品总兵官呢!

错。

所有的错。

都是这些泥腿子武人的错!

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文人,怎么会有错呢?

李元庆的心里忽然说不出的积郁,狠狠一脚,直接将这书柜踢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