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文龙和陈忠并没有停留太久,很快便离去了。今天中午都喝了不少酒,他们也需要时间休息。
李元庆慢慢把玩着手里的茶杯,缓缓陷入了深思。
今日,虽是去挑着周维他们‘干架’,但李元庆却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俗话虽是说,‘清者自清’。
但在此时这个时代,文人当道,太多太多的事情,完全就靠两张嘴皮子和手里的笔杆子,万事皆以利益为主,又哪里去管你是非曲直?
在这种状态下,盲目的被动挨打,显然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正如王维在《老将行》里的描述,为皇上、为朝廷戎马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是要坐冷板凳?
而到了边关又事起,老将已经花甲,却仍是毫不退让,披挂出征,‘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兵’,据异族雄兵与塞外。
无怪乎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言:“盛地不常,盛筵难再。惜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若在大明盛世,李元庆倒也愿随波逐流,官职不用大了,千户足矣,娶上几个娇美的妻妾,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安心耕田种地,为朝廷提供粮饷,老婆孩子热炕头,也并非不美。
只可惜,在此时,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五百年的阅历,李元庆非常清晰的明了,即便是孙承宗,毛文龙,包括后来的孙元化、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之类的能臣,也根本没有任何余力,改变历史的大势。
至于此时那些上蹿下跳的‘喷子们’,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满清的兵锋掠至,他们基本上是大门全敞开,就恨不得把老婆、女儿都给狗鞑子送到炕头上了,争先恐后的要当顺民。
在后世,有一部某当红华人影星主演的电影里,有个反派医生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台词,李元庆记忆非常深刻,“人,只能靠自己!”
没错。
人,只能靠自己。
想要改变,想要解脱,想要拯救,期待别人的施舍,这怎的可能呢?
唯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靠自己。
不过,李元庆更深深的明了,想要达成他的夙愿,改变华夏民族的命运,改变未来五百年、甚至是千年的世界格局,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他必须要好好活下去,而且要获得更大的权利。
华夏历史五千年,豪杰英才辈出,可谓是群星璀璨。
但纵观历史,赵括这样的‘纸上谈兵’之辈,注定要沦为他人垫脚的炮灰。
任尔王子公孙,任尔金枝玉叶,倘若不知道‘隐忍’二字,到头来,绝不可能有太大收获。
就像是流星,当时看似耀眼,但却也只有这一瞬间。
所谓的理想、抱负,只不过是别人的笑谈。
远的不说,最近的代表人物,便要属张阁老了。
虽然张阁老最终没有将的抱负流传下来,但至少,正是因为他的积累,才使得万历三大征如此顺畅,辽东李家,戚继光、俞大猷,将星璀璨。
想着,李元庆的嘴角边忽然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虽然远没有张阁老的手段,但却有洞悉历史先机之明,更关键的,有着后世的经验,李元庆对人性理解的非常通透。
此时这般状态,他早晚都要被周维、杨妙才这些疯狗狠咬,若一味的被动,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
此次迁徙镇江移民事件,虽然在多重作用力之下,被强行压制下来,但难保不会出现下一次。
但今日,李元庆与周维、杨妙才这个梁子结下来,相信用不了多久,京师里该知道的人,都会知道。
自然也包括天启小皇帝。
此事看似是波澜不惊,但却就像是一颗种子,假以时日,必可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他日,等到周维、杨妙才之流,再来抨击李元庆时,一方面,李元庆要将事情做的妥帖,不能露出太多破绽,而另一方面,有着这件事的积累,很容易就会让人想到,他们这是在公报私仇。
这一来,两人的威信力便会大大下降。
事实上,李元庆脑海里无数次涌上过这样的念头,将这些苍蝇彻底从肉体上消灭。
但冷静下来,李元庆明了,这非常不现实。
当时看着是爽了,但一旦事情暴露,很容易就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上,直接站在整个文人阶层的对立面。
因小而失大,这是李元庆绝难接受的结果。
‘耐心,耐心……’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强迫自己的思维保持着冷静。
按照历史的进程,武人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已经为时不远了。
就算心里再着急,他也只能强迫自己耐住性子,静静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出现……
“元庆,在这里发什么呆啊?也不怕着凉了么?”
杨娇~娘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李元庆的思虑,李元庆低头一看,旁边的火盆早已经熄灭了,怪不得感觉脚上凉飕飕的呢。
李元庆一笑,随手抓住了杨娇~娘柔软的小手,“今天喝多了,有点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