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鬼打墙,你还这么高兴?”曾逸凡白了赵大鹏一眼。
其实在走进这片林子几分锺后,曾逸凡就发现了不对劲。林子里的树木并不高大,也不算茂密,所以视线能及的范围很广。透过林子,都能看到对面的山坳。
这样的距离,怎么会走这么久?
若按照赵大鹏所说的鬼打墙理论,如今科学的解释便是:如果没有目标,任何生物的本能运动都是圆周。就好比说人的两条腿,长腿和力量是有差别的,因此迈出去的步子的距离也会有差别。那么一直走下去,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圆周。
然而我们平时之所以能走直线,是因为我们在用眼睛和大脑不断修正方向。
这样就解释了鬼打墙,一般是由於眼睛和大脑的修正功能不存在了,也就是失去了方向感。人在本能的驱动下,就走了一个大大的圆圈。
这一点,在太爷爷的《宅运录》中也有介绍。
古代建造一些保存贵重物品的房子,除了设置机关外,往往让房子本身就成为一个陷阱,制造人为的“鬼打墙”格局。
一般采用的都是墙面小角度位移法。即房间的四个角都不呈直角,而是故意往里若干度,形成一个仅次於直角的锐角,然后分段在中间将角度还原,形成一个蝴蝶形或者说是8字形。再加上柜子的特别摆放,便制造了一个“鬼打墙”格局。
如此一来,盗窃进入屋内,经过几番搜寻之后,就会被这种诡异的墙面角度迷惑,失去方向感,无法按照原路返回。
但到了如今,鬼打墙这一灵异事件,已经完全可以用科学破解,那就是指南针或者导航。
韩里手上的指南针并没有乱动,证明周围没有磁场干扰。他们确实是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走的,可为什么无论怎么走,看前面还是那么远的距离,回头看也是那般景象?仿佛几个人就在跑步机上,人在动,地面也跟着在动,完全没有往前挪动。
而且,鬼打墙一般只会能困住一到两个人,多半还要利用天黑或者周围的景物几乎一致等外部因素。
但现在看看四周,别说树木各有不同,就是那些吐着信子的毒蛇,一路看下来也至少十来种不带重复的了。
细思极恐,如今面临的状态,显然比鬼打墙要复杂得多。
“其实要破解也不难。”赵大鹏的叽叽歪歪声打断了曾逸凡的思考。
只见他从背包里抽出一把战术匕首来到了一棵没什么藤蔓覆盖,树皮裸露较多的大树前。说起来这匕首跟他一起打赢过奚鼠,赵大鹏觉得有灵气,便一直随身带着了。
“鬼打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指标,只要沿途做好记号,就不会被困住了。”赵大鹏自信满满,操起匕首就开始刻字。
刻个什么好呢?要不就刻“赵大鹏到此一游”,会不会土了一点?要不就刻“赵大鹏”三个字?可是名字又不是很响亮。哎,有机会题字,居然还挺纠结。
就在赵大鹏摸着下巴思考刻什么字的时候,曾逸凡再次仔细观察了四周的树木。
琼鸟山,应该算是人烟稀少了,温度湿度又合适,这片森林,怎么说都算原始森林。可是,树木不仅长得并不高大,而且也不粗壮。更有甚者,给人的感觉是,除了那些攀援其上的藤蔓和出没的毒虫有生命迹象,这些树木都显得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