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占领琉球(1 / 1)

冯三秋站在汉武帝号战列舰的甲板上。“参谋长,舰队距离琉球还有多远。”参谋长董秤回道:“航海参谋在刚刚向我汇报,舰队所在的位置。以我们舰队的速度,还有五天时间就能到达琉球。如果舰队直接转向倭国,我们现在都能到达倭国的首都江户。”冯三秋也知道江户距离他们更近,他们舍近求远,当然是有原因。董秤看向波澜起伏的大海,说道:“我当然知道,选择先占领琉球的原因。大海上风云莫测,现在是台风较少的季节。但谁知道大海是否会有台风刮过来。正常的年景,这种极端天气都时有发生。更别说是现在,极端天气频发。当年元朝证倭,远征船队多次遇到台风,元朝损兵折将,放弃征倭。倭国一直宣传那是神风护国。我们选择拿下琉球,这样琉球和台湾省,通过大大小小的岛屿联系在一起。哪怕是遇到台风,或是其他问题,舰队也有后路。广东和福建的物资,也能通过台湾转运到琉球。我们不用担心,后勤出现问题。”冯三秋听着董秤的话,笑着说道:“参谋长,你不是看得很清楚。我们海军第一次向外扩张。这也是华夏经过前明向外扩张失败。改朝换代之后,第一次尝试向外扩张。我们这次取得的成果,将会决定大华今后数百年的发展方向。它也将会决定,我们海军今后数十年的发展方向。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冯三秋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这次行动取得成功,他作为海军的统帅。有希望封为国公,他就离封王更近一步。冯三秋最希望东海舰队稳一些。完美达成陛下设定的目标,自身又没有太大的损失。“总督,你快看,胡祝师带着捕鲸鱼的船队回来了。”冯三秋看到桂林号巡洋舰后面,拖着一条和驱逐舰差不多的大鱼。他惊叹道:“这就是鲸鱼,之前就听说,一条鲸鱼重达数吨,现在终於看到实物了。”董秤开心的说道:“我们已经在海上行驶一个月。开始那几天,还能吃到新鲜的菜和鲜肉。离岸边比较远,船上的菜,只有各种豆芽。船上的肉,只有各种鱼。士兵们吃了三十多天鱼,都已经吃腻了。听说鲸鱼肉和牛肉差不多,它和鱼肉肯定是两种口味儿。胡祝师以前捕过鲸鱼,看到舰队周围有鲸鱼出没。他自告奋勇,为我们捕获这条鲸鱼,改善一下船队的伙食。”冯三秋听着董秤的话,他嘴里也生出津液。天天吃各种鱼,哪怕是清蒸红烧换着做,鱼吃到嘴里也没有香味儿了。冯三秋看到桂林号拖着鲸鱼,前往船队后方的大型运输船。运输船上的蒸汽起重机,把鲸鱼屍体吊到运输船上。士兵开始解剖鲸鱼。解剖好的鲸鱼肉,通过小船送到各个军舰上。海军的厨师开始制作各种鲸鱼菜肴。海军富裕,但也没有达到天天吃肉的程度。这次鲸鱼肉,可以让军人们放开吃。每个人吃到肉,他们都很开心。胡楠竹端来一大盆鲸鱼菜。“鲸鱼肉炖豆芽,鲸鱼肉质有些坚硬,不知道你们能否吃得惯。我们疍户之前捕到鲸鱼,那是很不容易,经常船毁人亡。现在武器更加先进,火药动力的鱼叉和大型船只,这就是鲸鱼的克星。在之前,我捕到的鲸鱼,肉全部卖出去改善生活,只能留下一些内脏食用。我长这么大,也没有吃到过正宗的鲸鱼肉。我只听其他人说过,鲸鱼肉很好吃。咱们一起吃鲸鱼。”冯三秋夹了一块鲸鱼肉,这块肉不算鲜美,不如牛肉好吃,但也有一股独特的味道。在船上能吃一道新鲜的肉食,这是令人心情畅快的享受。4333年公元1636年,十二月七日。冯三秋站在汉武帝号战列舰的甲板上,向前方望去。他看到数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一个岛链拦在前方。他看向前方的岛屿,与描述中的琉球群岛非常相似。董秤走过来,惊喜的说道:“总督,我们经过六分仪多次验证,并对比海图。又找到熟悉这条海路的郑家老海商确认。现在已经能确定,前方的岛屿就是琉球群岛。”冯三秋开心的说道:“大华的运气真好,我们东海舰队的运气真好。这一路没有碰到台风和恶劣的海况。东海舰队平安抵达琉球群岛,我们占据前方的岛屿。在华夏东边,我们海军就有了躲避台风的优秀良港。琉球群岛也像一面巨大的盾牌,保护着华夏大部分海岸线。”冯三秋语气郑重的说道:“皇帝陛下的圣旨,让我们东海舰队消灭前明余孽。传我军令,东海舰队三大舰队分开行动。第一舰队进攻琉球王室所在的岛屿。第二舰队进攻琉球群岛南方,直到与台湾岛接触。第三舰队进攻琉球群岛北方,直接打到倭国边界。”汉武帝号战列舰升起战旗,并用旗语传递军令。排成紧密队形的东海舰队立刻分成三个部分。王豆豆站在岳飞号战列舰的甲板上。他在海军与西夷发生的大海战中,立下了重大的功勳。他被破格提拔为东海舰队第二舰队提督。他看到汉武帝号战列舰上面的旗语。立刻指挥第二舰队,掉头向南行驶。李平浪站在李靖号战列舰的甲板上。他是疍户在海军中,地位第二高的人。胡楠竹化水平更高,立功之后选择去军校深造。李平浪的军功比胡楠竹更高一些。但舰长和祝师这两条路线,晋升难度不可同日而语。这次海军又迎来大战,他这次表现好,今后也能指挥庞大的舰队。李平浪看到汉武帝号战列舰上的旗语。他高声吩咐道:“升起战旗,发出旗语。命令各舰随我发起进攻。胆敢阻挡我军进攻,无论是谁,都把他们送进海里喂鱼。”汉武帝号战列舰舰长,第一舰队提督牛路,立刻指挥第一舰队,直奔琉球王氏所在的岛屿。汉武帝号战列舰的主桅杆上,高高升起三面旗帜,迎着海风飘扬。它们是大华的国旗,这是一面红旗上绣着五爪金龙。大华皇家军队的长城军旗。大华海军的军旗,蓝色的旗帜上,秀着一面迎风飘扬的军舰,它是秦始皇号战列舰的缩小图桉。东海舰队正式对琉球群岛发起进攻。老迈的琉球王尚丰,躺在床上由侍女喂饭。他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处理琉球王国的政务。现在琉球王国政务,他都交给世子尚信全权处理。寝宫外面传来一声惶恐的叫喊。“父王,天朝上国的水师已经打到港口,我们应该怎么办?”尚贤年纪太轻,遇到这么重大的事情。他没有办法处理,只能来王宫中找他父王。尚丰听到这个消息,他剧烈的咳嗽几声。看到尚贤跑进来,他的鞋子都已经跑丢一只。头上的冠帽,也已经跑得歪斜。尚丰语气平静的说道:“贤儿,你不需要担心。天朝上国的水师,在我即位初年,也经常来琉球这里补给。我们一定要接待好天朝上国的水师。”尚贤语气焦急道:“父王,今天的情况和以往完全不一样。朝中也有老臣,见识到之前天朝上国的水师。天朝上国的水师将领,只是有些跋扈。我们赠送一些钱财,他们补给食物和澹水,就会离开。现在这支天朝上国的水师,所作所为完全不同。他们所有的舰船非常大,直接堵在港口里。命令所有船只投降,有人敢反抗,天朝上国的水师就开炮。还有一千多人的士兵,直接从水师战船上下来。他们用着非常犀利的火枪,向我们发起进攻。”琉球王尚丰有些疑惑的询问道:“贤儿,确定是天朝上国的军队。不是倭寇或者海盗假扮。”尚贤道:“父王,这只军队打着天朝上国的龙旗。倭寇和海盗可不敢用,他们一旦使用龙旗,肯定会被天朝上国的水师追杀到死。军舰非常庞大,他们使用的火枪,也是一种前所未见,极为犀利的火枪。队伍严整,战斗力极强。我国的军队与天朝上国的军队,刚接触就崩溃了。海盗和倭寇,绝不会这么富有。他们真有这么多军舰和精良的士兵,何必要劫掠我们这个一穷二白的琉球国。占领我国获得的收益,那都支付不起发动战争的军费。这支军队攻打我们,肯定不是为了劫掠。”尚贤说这句话的同时,王宫之外已经传来密集的枪声。他听到枪声之后,脸色大变,惊恐的说道:“父王,天朝上国的部队已经打进来,我们怎么办?”琉球王尚丰想要挣扎着坐起来。尚贤看到之后,立刻起身扶着他父王坐起来。“贤儿,你抬着我出去。我们琉球小国寡民,根本没有能力抵抗天朝上国的军队。天朝上国以仁义为本,也绝不会无缘无故攻打藩属国。这其中必有误会,我们出去解释清楚。”尚贤看到父王的身体状态,他忐忑的说道:“父王,你现在的身体情况,能出去吗?”琉球王尚丰训斥道:“现在即将国破家亡,再晚一些。乱兵冲进来,那还有我们活路。听我的吩咐,立刻开始行动。”尚贤叫来侍卫抬着琉球王尚丰,出去面见天朝上国军队的统帅。冯三秋指挥第一舰队冲进港口,很快就控制港口的局势。军舰都没开几炮,琉球国只有十六艘船的水师就崩溃了。他派遣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上岸发起攻击。海军陆战队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琉球国军队的战斗能力,那都不如刚刚拿起锄头的农民军。最起码农民军的人数非常庞大。琉球国的军队,实力又菜,人数又少。海军陆战队发起一波冲锋,就直接冲到琉球王宫之中。局势很快被控制,冯三秋让参谋长董秤指挥海军军舰,他上岸查看陆战队的成绩。冯三秋很快接到汇报,琉球王宫放弃抵抗。琉球王尚丰要见他。冯三秋看到海军陆战队,已经控制琉球王宫,海军的初步目标已经完成。他在警卫的保护下,去面见琉球王尚丰。琉球王宫的前方,琉球王尚丰和世子尚贤,已经被海军陆战队包围。琉球王宫的侍卫, 全部被海军陆战队解除武装。琉球王身边,只有少量忠於王室的大臣在身边守候。冯三秋走上前,看到病重的琉球王尚丰,说道:“我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你有什么话想和我说。”琉球王尚丰听到冯三秋略带口音的官话。他用大明官话回答道:“小王想问,您指挥的军队,它是天朝上国的军队吗?”琉球王尚丰看到冯三秋点点头,他语气激动的说道:“我们琉球王国是大明的藩属国,世代向大明皇帝朝贡。我们这个小小藩属国何错之有?竟然遭受到天朝上国的军队征讨。”冯三秋居高临下的说道:“我奉大华皇帝陛下的命令,征讨前明余孽。从今天开始,世上就再也没有琉球王国,只有台湾省琉球府。”尚丰听到冯三秋这句话,他瞪大眼睛,哀嚎道:“大明完了?大明完了!”琉球王尚丰本来就卧病在床,他听到这个消息无法承受,直接断了呼吸。冯三秋让人把琉球王室看押起来,准备海军返程时,把他们押往京城。琉球王国反抗程度极低,海军很快控制琉球王国全境。冯三秋阅读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汇报的消息。第二舰队已经打通琉球和台湾省的联系,来自广东和福建的物资,还有东南地区的海商,很快就会到达琉球港。第三舰队也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很轻易就拿下琉球王国的北境。只是在接近倭国,他们受到倭国萨摩藩水师的袭扰。李靖号战列舰两轮齐射,它就把萨摩藩水师击溃。琉球王国已经被东海舰队所掌控。冯三秋留下足以维持琉球秩序的军队。他带领东海舰队主力,从琉球港启程,直奔倭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