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入侵者有文化了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就开始怀疑和抵触这些东西了。
开始有限制的使用这些制度和文化了。�6�9�6�9这么分析的话,与这些欧洲国家最相似的东方王朝,应该是历史上的那个清朝。
不得不利用前代文明留下的科举和儒家体系,同时还想要努力保持和构建自己的传统,压制学来的文化制度主体。
明白了这些之后,朱简烜一时间有些迷茫。
难道现在这些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制度,总体上都是如此的缝合混乱且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朱简烜仔细思考之后觉得,大概还真的就是这样的。
由於地理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影响,神洲帝国的自然科学体系并不完善,但是制度建设却走到了古典时代的极限。
神州成熟的文官体系和中央集权帝国制度,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绝对的神器。
欧洲君主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对於已经有足够规模的国家而言,顶层制度设计比实用技术更有吸引力。
因为国家或者组织的规模越大,细节上的技术改进对整个国家的影响越小,制度层面的改革对国家力量的影响越大。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古典时代的绝大部分的发明创造,基本都可以算是积累和改进性质的。
具体的一次技术改进,能够直接产生的收益变化,通常不会非常的明显。
庞大帝国的管理效率如果不断衰退,行政开销就能将这种技术革新收益完全抵消掉,在财务报告上根本不可见。
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的国内生产总值,看总数据应该仍然是世界第一的。
但具体到单位生产效率上就是废物了。
所以大帝国君主更关注制度建设,而不是具体技术细节。
关注了也没用,道光就算是自己学会了造蒸汽机,整个国家仍然是个废物。
所以对大帝国而言,“奇技淫巧”真的就是“奇技淫巧”而已。
喊奇技淫巧的人,都是知道自己有个更大的问题,但是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
自己制度建设上没有搞好,学会了技术也发挥不出力量。
从洋务运动到民国的黄金十年,反反覆复的拯救又反覆一败涂地,都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奇技淫巧真的救不了沉沦的帝国。
最终还是某个新生代的组织,重新完成了全面领先的制度建设,才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拯救了陷入深渊的神洲大地。
反过来看看,小国寡民的状态下,细微的技术改进,产生的细微的收益上升,就有可能影响到总体。
就算是真的没啥收益,只要有一些特殊之处,就能让领主在贵族圈子里面显摆和展览,让领主获得成就感,进而继续投资。
同时小国寡民也容易管理,只要君主有个相对正常的脑子,完全亲力亲为也能搞得繁荣起来。
所以小国君主更加重视技术细节,而不太在意制度建设。
这种社会现实原因,让神州帝国君主和封建领主们的决策思路相差甚远。
在“技术革新”和“制度建设”上的选择上背道而驰。
也是由於这种现实原因,欧洲领主们的领地不断扩大,达到了一个典型的临界点之后,就不得不调过头来追求制度建设了。
典型的代表有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以及英国国王要求所有封建主都效忠国王的策略。
美利坚的规模显然超过了这个临界点。
美国元勳认真学习了大明的顶层制度后,就会发现此时欧洲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就是个草台班子。
欧洲社会各种没办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在大明这里早就处理掉了。
本来,在十七和十八世纪,欧洲就兴起了一股神洲文化热潮,启蒙思想家们也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
但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盲人摸象,根本没有人系统的传授他们。
现在大明亲自来传授他们了。
美国的元勳们也不是傻子,至少都是社会精英的级别,都是能够自己思考和学习的。
真的发现了好东西之后当然要好好学习。
所以他们越是了解和学习神洲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就越来越倾向於抛弃被教会扭曲过的罗马文化残渣了。
他们几代人致力於排除教会影响,却始终都做不到干净和彻底。
因为他们一直在教会奠定的制度框架内探索和改革,怎么改都没办脱离教会的框架。
想要抛弃这一套体系也没有参考对象。
现在他们发现,神洲的政治制度里面本来就没有教会的位置,关键是管理能力和效率上限都很高。
所以他们决定全面明化!
朱简烜这个穿越者,看着土着的想法和做法,设身处地的思考对比过后,反过来竖立了文化和制度自信。
至於说,神洲的传统制度,为什么没有催生现代科学的问题,朱简烜早就深入的思考过了。
这个问题就属於懂的都懂的问题,懂了之后就觉得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不懂的说了也不懂,自然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个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