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神器出世
永绝后患,乃是天启皇帝眼下的想法。
这个时代,是宗族的世界,人不是一个个体,社会上的基层单位不是一个个的人,而是一家一姓。
天启皇帝随即道:“放心,这件事,不必你来办,朕会让魏伴伴来办……”
张静一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其实他也算是杀人如麻了,可两世为人,在他看来,若非是谋逆大罪,直接把人全干死了,确实有些亏心。
张静一已自觉得自己够狠了,谁晓得还有更狠的。
见张静一久久不吭声,天启皇帝便笑着道:“犹豫个什么呢?你只需知道,他日这些人的子弟若要报复你,一定会株你全家,你便该知道,此等事可是心慈手软不得的,好啦……朕说了,此事朕来办。”
说罢,天启皇帝询问起了辽东的事。
张静一回答道:“臣的父亲,已是火速带着人,赶去了辽东,早已抵达了旅顺,营造府邸。除此之外,新县和封丘,已调拨和培训了大小官吏三百余人,火速支援辽东。当然……现在人手还是有些不够的,不过……至少骨架是有了,毛文龙和袁崇焕那边,现如今也开始主抓民政和生产,人心渐渐安定。”
“除此之外,眼下这辽东,已裁撤了大量的军户,臣打算,引导他们进行垦荒。至於旅顺那儿,也已招募了大量的匠人,预备开启铁甲舰船的计划。如今这辽东,已是百废待兴。不过辽东所实行的,乃是新法,这新法关系重大,所以得慢慢地来,慢工才能出细活。”
天启皇帝颔首道:“辽东的新政若是能够推行开,那么有了辽东的经验,两京十三省也就相对好办了,辽东那儿,你要好生盯着,切莫大意。”
张静一行了个礼道:“臣一定尽力为之。”
天启皇帝颔首,他依旧忧心忡忡,不过眼下,却也只能议在此。
…………
几个内阁大学士,会同户部尚书李起元几个,聚在内阁。
大家商议着应对灾情的事。
黄立极此时总算是表现出了有担当的一面。
一方面,想尽办法供应一些红薯的秧苗,想办法让灾情比较重的地方进行试种,当然……这没办法解燃眉之急。
江南和江西等地出现粮食问题,不只是当地的百姓可能饿肚子。
因为一旦大量的铺开红薯,本地倒是勉强能解决粮荒,可红薯这东西不好储存,也就是说,没办法用它来征收粮税。
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年,国家的粮仓都可能空空如也。
而国库告急,则意味着许多赈济根本没有办法施展,再加上……流寇在各地,已开始破坏生产,这样下去,除了各地的饥民之外,这朝廷只怕也要崩了。
以往国库没有银子,还可以欠饷,可若是库中没有粮食,那就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黄立极交代了一些细处的事,正待要让大家各行其事。
却在此时,那户部尚书李起元道:“诸公,辽东那儿……现在也招徕了不少流民,听说他们到处请人出关,去辽东垦荒,眼下关内流民四起,不妨……”
李起元对当下的灾荒很是焦灼。
他是真正饿过肚子的人,知道米缸里没有米,是多可怕的事。
就算现在,他也还没有恢复自己的元气呢。
那些流民,太惨了,听闻有不少,生生饿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情况。
京城这边歌舞升平,哪里想到,这歌舞升平是靠天下处处沦为地狱一般供给出来的。
李起元说罢,李国皱眉,道:“这是胡闹,辽东贫瘠,空有土地,却无法种植粮食,且那里天寒地冻,百姓们不饿死,也要饥馑而死。这时候招徕人去,岂不是找不痛快吗?这哪里是救灾,这是害人。”
李起元不禁苦笑道:“李公……可眼下……”
李国道:“我知道你的意思,那张静一四处在吹嘘他的什么麦种,这世上哪里有这般的东西!老夫活了一辈子,也不曾见过有什么作物是抗冻的!依老夫之见,那张静一如此,无非是希望增加他辽东的人口而已,这是什么,这是私心。”
“人口增加了,固然是好,可绝大多数人养不活,这又是什么,是害民。老夫对张静一,并没有太多的成见,只是在这事上,老夫是看不惯的。”
李起元便不好再说什么,心里忧心忡忡,却又觉得李国所言,颇有道理。
黄立极便道:“好啦,我等不必自己先争执起来,眼下是同舟共济的时候……对了,对魏国公的旨意,一定要严厉一些……免得南京那边,阳奉阴违。”
众人肃然,纷纷道:“是”。
对於南京那边,内阁是颇有几分担心的。
南京六部素来和京城六部不对付,毕竟从品级上,大家都一样,只是京城的六部掌的是天下大权,而南京六部,权力却是有限,说是养老,他们也管一点事,说他们不是养老,实际上……绝大多在南京的大臣,都是京城之中被阉党排挤出去的大臣。这些人对京城里的诸公,可是恨得咬牙切齿的。
他们可是随时指着京城这边的人完蛋,他们好进京来,取而代之呢!
其实从前的大明,不至如此,虽是两京六部,各有矛盾,可还没有到势同水火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