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2 / 2)

三万行情书 荔箫 11039 字 29天前

在她一门心思享受事业上升的时候,显然不合适。

.

八月,谢青按时去鲁迅文学院报到。

鲁院就在北京,两个校区,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是八里庄那个老校区。

老校区的院子里有好几棵树,基本是银杏和泡桐,没有鲁迅先生笔下令人深刻的枣树。

也没有瓜田和猹。

为了让她维持「神秘」,陆诚事先跟鲁院打了个招呼,不提「诚书文化的神秘人」这个title。鲁院方面也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较劲,於是在签到名单上,一串笔名中的一个「谢青」看起来格外朴实。

签到后领取了房卡和课程表等几样东西,老师顺便告诉她「对面的小房子是餐厅」和「明天下午开学典礼」。

谢青点点头道了谢,拎着箱子上楼找自己的房间。

八里庄校区不大,除了餐厅外,从教室到卧室再到办公室都在一个楼里。

女作者们的房间这回都安排在了三楼,在房门上贴着大家的真名。

谢青看着门上的名字一间间找过去,但还没找到自己的,就先停住了脚。

旁边的门上,写着「柳瑾」。

她知道这是流锦的真名。

略作踌躇,谢青上前敲门。

里面响起一句「稍等,来啦!」,接着是穿着拖鞋小跑的声响。门很快打开,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化着漂亮的妆,好奇地打量她:「你是……」

电梯门响了声,又有人往这边来。谢青把玉篱两个字噎住,拿起手机给流锦发微信:「鲁院?312房间?」

手机一响,流锦拿起来看,下一秒,谢青被张牙舞爪地扑住:「我的天呐!!!」

在网路作者里,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在网上情比金坚惺惺相惜的两位作者,很有可能在现实中根本没见过面。

也正因此,难得的「线下面基」会显得更有趣。有时十几个妹子一起凑个短途旅行,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相当愉快!

她被流锦拖进屋里,流锦一边跳一边叫:「《诉风月》唔——」

她一把捂住她的嘴。

「别在这儿说,不然大家都知道我是『神秘人』啦!」谢青压着声音。

「嗯对,行——」流锦平复情绪,正正色,「那我怎么称呼你?玉篱肯定也不能说,叫老伏?」

「噝!」谢青捶她一拳,「叫青青!」

「哈哈哈哈哈行,青青青青!」流锦咂咂嘴,「唉真讨厌,还得隐姓埋名的,不然就你这热度,拿出来啪啪啪抽传统作家嘴巴子。」

「?」谢青不懂了,「我为什么要抽传统作家嘴巴子?」

流锦扯了下嘴角,冷笑。

谢青迷茫看她,她又一声冷笑。而后清清嗓子,给谢青做科普。

流锦说,网路作家和传统作家的纷争由来已久。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传统作家」这四个字意味着清高、严谨、老派、权威。但很大程度上,这个印象的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会接触到的传统作家都是业界名家。

实际上传统作家和网路作家一样,一样有很多人、一样有许多籍籍无名、一样作品同样有好有坏,观点更各不相同。

对於网路文学的看法上,传统作家圈就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观点。

文学名家们大多相对包容,有些持保留态度,有些认为网路文学的存在象征着文学的百花齐放。

但另一些人,在看法上常没有这样正面。

比如有的人站在学术角度认为网路文学没有深度。流锦说:「有一部分人觉得咱没深度。哎,这一点我是认的,但讲道理,文学也不能全奔深度去啊。上学上班的读者想看点爽文缓解压力,这也没错啊。」

这就跟速食一样,你可以说它不如其他正经餐饮类别有营养,但你不能否认它有存在的道理。

另外也有一些人,对网路文学的不满可能与利益有一点点关系。

早年有文学领域的博主做过科普,说早些年,中国的文学圈是个「圈」,是个封闭的圈。

想要当作家的人,要嘛是「文二代」,出自书香门第,要嘛是拜大家为师。在前辈的带领下结识杂志社或出版社,连载、出版,或多或少要靠那么一点人情。

凭借本身的天赋自己打出一片天的自然也有,但是从比例上说,占比不大。

网路文学的诞生,打破了这道厚厚的壁垒。

网文平台是公开的,注册一个笔名连五分钟都不需要。好像在一夜之间,任何一个人只要能把中国话说利索,就都能发表小说了。大家各自写各自的故事,凭自己的本事吸引读者。管你是何方大师的学生,故事不好看,就是打不过别人。

谁都能当作家了,一些铁律无形中被融化。

借助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个产业蒸蒸日上。

传统文学领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出版业,电子阅读本身对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出版商又要追求利润,很多公司无可避免地开始向网路文学出版上转型。曾经的「主流文学圈」,在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小。

就算是网路文学圈内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存在确实压缩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

这些观点原本都可以达成共识,至於后来两方为什么会掐起来,大约是因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那么一小撮人名不见经传、却又自问怀才不遇吧。

这一小撮人最容易变得刻薄,又往往声音很大,总能迅速激化矛盾。

这一小撮人,常常长篇大论地声讨网路文学低俗没深度,最后中心思想收在感叹我国药丸、奉劝大家多看有深度的作品上。

说得好像如果没了网路文学读者便都会去看他们一样,选择性忽视即便在传统文学圈内也有很多人在力压他们的事实。

最初的时候,网路作家们并不反驳这些抨击,因为很多问题确实客观存在。

可是,每年都要被这么长篇大论地嘲讽三五回谁受得了?

我没内涵、我没深度,我把自己定位在娱乐产业上而已。你天天把我骂得误国误民堪比毒贩,我写个小说有这么罪大恶极吗?!

矛盾就这样慢慢凛冽了起来,网路互嘲是常有的,各大作协里线下开会,有时会把争端体现得更明显。

在读者接触不到的世界里,双方针尖对麦芒。都是文人,拼着词汇量开尽嘲讽。

流锦就在报到的时候被嘲讽了。

谢青这才知道,现下网路作家和传统作家都在开班。网路作家班为期一个月,从今天开始;传统作家班为期三个月,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

流锦在拉着箱子进鲁院的时候,正碰上几位传统作家出去吃饭回来,一位人过中年的女作家用并不低的音量说:「哟这是网路作家开班了哦——嗤,网路作家也算作家?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②」

所以流锦现在一脑门子火气没处撒。

谢青嗤笑,劝她:「算了,文人相轻呗,别生气,又不一起上课,平常应该也见不到吧。」

.

一星期后,诚书文化,总裁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阵子,打进来的基本都是影视方,想要购买或者合作开发《诉风月》的影视版权。有好几家都在慢慢谈着,对比条件和价格,最后挑出几家优质的备选,其余的推掉。

但前几天,《诉风月》再次加印,打进来的电话一下子陡然间更多了。

从白鹅到凤梨,各大赫赫有名的平台都说想找个时间请陆诚吃饭,显然是想在饭桌上谈版权。

无奈谢青去了鲁院,陆诚觉得诚书文化只是代理方,不便在这种事上直接替谢青拿主意,便全都推掉。

一来二去,自然引人不满。某家业界数一数二的大厂再次被拒后,委婉表达了不满:「陆总,您这样就不合适了。价格也好条件也好,我们见面都可以谈,您这样避着是觉得我们诚意不够?」

话里说着「是觉得我们诚意不够?」其实是在指陆诚诚意不够。

陆诚深呼吸,笑笑:「何总,不是我躲着您,我们作为代理方,在这种事上得尊重作者。」

「你报价啊。」对方说。

陆诚道:「不全是价格的事。作品是作者的作品,得让作者拿主意,回头她有空了再细谈。」

作者愿不愿意卖给这家、在演员编剧方面有没有要求,都要考虑到。诚然业界大多数平台都不会做到那么细,钱到手最重要,但顾及这些细节的也有。

比如玉江文学城,据说玉江在谈影视合同的时候,如果作者很讨厌哪个编剧或演员,可以列到合同里,要求影视公司绝对不许用,用了得赔钱。

在陆诚看来,作者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

对方重重地吁了口气,又问:「那作者最近在忙什么啊?什么时候有空啊?」

「培训呢,得一个月。」陆诚道。

那边重复了一遍:「培训?一个月?」顿了一声,又问,「网文方面的培训吗?」

「对。」

「行吧,那回头再说。」对方的语气忽而轻松,和气地道了声再见,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陆诚心情复杂地揉着太阳穴缓了会儿。

等谢青培训结束,把影视的事告诉她,她估计就要懵了。

他要措辞一下回头怎么跟她说。

不知不觉,他很幼稚地在脑子里做起了情景模拟。

「谢青,我给你谈了一下影视。」

「多少钱?」

「你猜。」

不行不行,太俗了。

「谢青,我给你谈了一下影视。」

「多少钱?」

「三环两套大户型学区房全款。」

不行,也不行,她要是不了解北京的房价,他就玩砸了。

陆诚陷入沉思。

.

鲁迅文学院。

第一个星期的课不多,但在这一个星期里,谢青深刻体验了一轮两个文学领域的不对付。

矛盾最激烈的就是今天,因为今天鲁院组织大家逛了B大,重点参观文学系。

不单是参观,还请一位研究当代文学的教授讲了课,这位女士慈眉善目、风度翩翩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网路文学就是当代文学。」

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变得冰火两重天。

前排的网路作家们欣然而笑,与有荣焉。后排的传统作家们冷脸,不说话。

所以,虽然没人当堂争辩,但在离开B大之后,双方在无形中开始了一场冷战。

这场冷战在送大家回学校的大巴停在校门口时,到达了一个小小的顶峰。

在北大步行大半天很耗体力,很多人都饿了,回到学校又刚好是饭点,於是车门一开,就见一位膀大腰圆的男作者欢呼雀跃地冲向了食堂:「开饭咯——」

同车的网路作者们在一片哄笑中下车,前面大巴里的传统作家们也正下车,然后大家就听到一句尖锐的:「没素质,网文圈真是什么人都能当作家哦,乌烟瘴气的。」

笑音骤止住,一片目光淩淩地扫过去:你丫再说一遍?

另一片目光冷冷地荡回来:瞪什么瞪?

最后双方没打起来,可能主要是因为作家们在战斗力上普遍不太行。

这种僵持,一直蔓延到第二天。

第二天网路作家的课在上午,来讲课的是一位圈内一线大神——一生书。

谢青无所谓上他的课,她先前说断舍离不是说说而已。当做一个陌生人的课来听,她完全能做到心平气和。

可午饭的时候,这位偏偏坐到了她旁边。

鲁院的食堂是自助形式,桌子是大圆桌,大家本来也不可能都分开坐,通常都是盛完菜看哪里还有座位就坐哪里,所以谢青也不好端起盘子就走。

一生书:「鲁院伙食还不错。」

谢青:「嗯。」

谢青另一侧,拉黑了一生书的流锦:「……呵呵。」

三个人头顶上明显有一片冷空气在飘,谢青这趟来又「隐姓埋名」,旁边几位一时都以为流锦和一生书有什么深仇大恨。

一生书继续没话找话,看看谢青的盘子:「吃这么少?」

谢青没来得及说话,又有人撩帘进来,好奇地大声问:「哟呵,今天哪位大作家来了啊,外面那辆车?一看就好贵!」

说的是一生书的车。

大多数人没什么反应,绝大多数传统作家视金钱如粪土是真的视金钱如粪土。自己即便赚不到,也不嫉妒别人。

但在谢青侧后方,传来不和谐地冷笑声:「这些网路作家哦……」

从这个声音她听出来了,就是昨天晚上下车时开嘲讽的那个。扭头扫了一眼,是位看起来比她大不了几岁的男士。

他旁边的女作家看不过眼,皱起眉头:「行啦,你老嘲讽人家网路作家干什么。」

前者置若罔闻,啧嘴摇头:「一个个跟土大款一样,有几个臭钱就买车买房穿名牌,一点也不知道低调。③」

屋里的气氛一下就冷了。

这一期网路作家班一共三十多个人,其中七八个都是始初中文网的,一生书是始初中文网扛把子。

坐在谢青对面的男作者直接运着气撸起了袖子,一生书看过去,用手势示意他冷静。

那边还在继续:「啧,其实有什么用哦?我看都是秋后的蚂蚱。作家嘛,就是写书的,还是出版销量最证明实力,其他都是虚的。读者不愿意买书收藏,说明在网上看你就跟看热闹一样哦——」

这话其实有点道理,虽然出版钱少活多,但谁不想上畅销榜呢?

可就是有道理,也说得太难听了。

一时间,连谢青都忍不住向一生书投去了同情的目光,一生书无奈摇头,懒得计较。

「打搅大家一下,请问谢青在吗?」门口的声音打断了屋里的微妙,所有人一起看过去,是网路作家班的班主任,后面还跟了几个人。

谢青举了下手:「在这儿。」

「请出来一下?这几位是……」他说着侧身想介绍身边的几位,但其中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子反应极快,直接几步杀到了谢青面前,热情地和谢青握手:「大大您好,我是美酷影业的版权经理,特别喜欢您的《诉风月》,想请您吃个饭。」

「《诉风月》?」

「《诉风月》她写的啊!」

食堂里骚动起来。

谢青深呼吸,不带这样见面就害人掉马的。

原本还在班主任身边的几个也不甘示弱,相视一望,陆续走来。

「大大您好,我是芒光影业的。」

「我是白鹅的。」

「我阿默影业。」

谢青僵硬地挨个握手,不知该如何应付这群突如其来的版权方。

她说想请她吃个饭,吃个饭应该是可以吃的吧……

接着她注意到满食堂的无声注视,想了想,不管怎么说都先出去吧。

「我们出去谈。」谢青颔颔首,举步往外走。

几大影视方热情满满地跟着她,她忽地又停住脚。

反正都已经掉马了。

略作踟蹰,她转身折回去,在方才开嘲讽的那位身边停住脚:「您好。」

对方一愣:「……嗯?」

谢青的手闲适地搭在他椅背上,微笑:「我新书上市一个多月,大概卖了七万多册吧。我觉得这个销量还可以,您说呢?」

说完,并不等回答。她转身再度向外走去,临近门口的时候,听到背后响起起哄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