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拓片(1 / 2)

这拓片与拓印是紧密相联的,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推荐百度/棋-子*小/说/网阅读』它是将石刻或木刻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那这用来拓印的纸也就是拓片了。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於骨板或青铜亦有刻於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字及图像者,唯用於长篇碑最多之质材当推石料。在若干为保存权威性着述而实行之大型计划中,以自公元605年起至1096年完成,将400余万言佛经镌刻於7137件石牌或石碑一事最具规模。在此之前,自公元175年至183年,儒家七经二十余万言已被刻於46面石碑之正反两面,以此为东汉人和官建立并保存了斯等着述之标准模板。嗣后六朝亦各有镌刻儒家经典之举,而以18世纪末之清朝总其大成。殿堂庙宇所在处之峭壁岩面,亦悉被用来镌刻巨型宗教语句。

关於拓印术的起源,历史上没有记载,迄今为止说法不一,难以定论。大多数人认为,拓印术始於东汉熹平年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拓印术的出现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并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现,在隋代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到了唐代,拓印术就与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的也专门成立了拓印的机构。

骆天将这拓本放在灯光下照了一照,笑道:“果然是宋代的拓本。”

陈平凡有意看看骆天的能耐,追问道:“为何?”

骆天说道:“各个朝代的拓本,其特征都不尽相同,就拿明代来说吧,大多仿宋法,捶拓碑刻一般采用质地坚厚的纸,拓墨浓重。拓帖,一般用或黄或白色的纸,拓墨浅淡或浓。除此之外,明代在拓墨方面,尚有捣煤和胶拓。俗称煤拓。这种煤拓法大多用於捶拓较大的碑刻,尤其适用於摩崖。”

陈平凡连连点头:“没有错,那清代的呢?”

“清初时期的拓本,沿袭明代拓法,几乎与明末拓相似,”骆天说道:“清朝以干隆拓本为最精,其原因之一,因明朝遗留下一些好墨,干隆时期,除了用好的墨作原料外,又揉入明朝的墨。由於旧墨新笔,写出的字既光亮又乌黑。由於干隆时期的墨超过元、明又讲究拓法,故干隆拓本十分精美。尤其是干隆时期的墨,用作乌金拓,那是最为宝贵的。如《希堂法帖》的初拓本,都是一些漆黑发亮的佳拓本。用这批初拓的最佳拓本,赏赐给一些大臣,也许有几十部或一二部。捶拓时使用干隆最好的墨,石面光滑,采取乌金拓,其拓本可谓光耀照人眼目。”

陈平凡服气了,这才扯回到自己的拓片上:“那么我这一幅,为什么骆先生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它是宋代的呢?”

“宋拓所用的好纸,在拓时是捶的而不是上下来回拓,灯光下反光时,可见字体笔画边缘呈立体感;这种拓可保持字的原状,不使字形走失。摩崖或较大的碑碣就不能捶而是拓。宋拓在拓工上还有一道工序:即在拓本上刷上川蜡,由此可见白色痕迹。”骆天说道:“刚才我对着灯光看,就是想看看字体笔画边缘到底有没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