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飞机产业化和无线电突破(1 / 2)

第1116章 飞机产业化和无线电突破

五大汽车公司,相继开启了飞机战略,一个个都是打算投资资金进行飞机的前期布局,并且投资规模都不小,其中的唐山汽车公司的母公司唐山机械集团公司,投资了百万楚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唐山飞机公司。

早年的唐山机械公司在发展了起来后,进行了内部的多轮改革,成立了唐山机械集团公司这个总公司,下属有全资子公司唐山汽车公司,唐山农机公司,唐山化工公司,唐山动力公司等多家全资子公司,并且通过投资、收购控股了多家企业,初步完成了内燃机产业链的布局。

主要业务覆盖农业机械、军用汽车、乘用车、货车、商用车如客车等整车业务,除了整车业务外,还有汽油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对外销售业务。

而这些业务的核心支撑,其实都是汽油发动机……唐山机械集团公司的诸多业务都是围绕着汽油发动机而进行的。

而如今进军飞机产业,同样是基於类似的选择……因为在他们看来,飞机这东西其他的都不怎地……嗯,实际上也的确不怎地,真正的技术核心还是发动机。

而飞机这东西也的确如此,只要发动机足够给力,搬砖也能飞上天!

正式成立了飞机公司后,唐山飞机公司很快就获得了皇家理工学院里所持有的全套飞机专利授权……这个授权费可不低,全套下来足足花费了他们四十多万楚元,并且还附带了一系列的条件,如后续的飞机销售分成等等。

而皇家理工学院,把飞机的全套专利一口气卖了五份出去……五大汽车公司人手一家,个个都有。

不仅仅是五大汽车公司,其他的一些大企业也有意图进军飞机行业,所以也陆续在和皇家理工学院进行接触……不过这些企业大多不会和五大汽车公司那样直接把一整套的专利授权都拿到。

没那必要……比如航空发动机的专利就没必要拿到手。

这玩意他们就算拿到了专利授权,但是想要造出来也是不可能的……没那技术能力,甚至都没有相关的诸多基础专利授权……因为皇家理工学院的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是建立在诸多核心基础的汽油发动机专利之上的,而且很多还是新研发出来的一些新技术专利。

严格来讲,这是属於锦上添花的东西……想要搞这玩意,你就得先具备当代顶级汽油发动机的技术能力……嗯,尤其是具备相应的专利,不然搞不了的。

所以很多企业虽然也看重了飞机行业,但是基本都避开了其中最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的领域……不是不想搞,而是真心搞不来。

大楚帝国当代的内燃机领域,技术门槛是非常高的……除了四大汽车公司外,目前也就只有北美汽车公司财大气粗,舍得砸钱,再加上一点点运气的加持,才能够你在实验室里搞出来勉强堪用的所谓自主研发的汽油发动机……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立即用於商用,还得老老实实的等到大约两三年之后的若干核心专利过期后才能用於商用。

在这之前,是别指望了……专利被卡的太死,根本绕不过去。

这可是被一大堆金融资本和行业大佬寄予厚望,玩命砸钱,已经先后融资两千多万楚元,到目前为止依旧年年亏损的北美汽车公司啊……至於其他的企业,就更别指望了。

兜里就那几个钢鏰,不说涉足核心的汽油发动机领域,就算是一些次要零部件,比如变速箱,地盘之类的东西也搞不来,顶多就是搞一些技术门槛没那么高,专利没那么卡死的次要零部件的研发。

当代的汽车产业,是非常典型的资本密集产业,没钱你玩不下去……

哪怕是第三方组装厂商都是如此……发动机你可以买,变速箱也能买,轮胎以及其他零部件都能买,但是如此整合起来?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涉及到了汽车一大核心技术那就是底盘研发。

而北美汽车公司在这方面就是做的相当出色,所以才能够以组装厂的身份获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北美汽车公司也就只有一家而已。

同样的第三方组装厂商,大多都半死不活……除了北美汽车公司外,也就长沙安隆汽车公司冒出来了点水花……靠着他们独家的船型车身外观专利,愣是在汽车博览会上打动了太子,以至於让太子都订购了一辆他们的汽车。

没办法,他们的船型车身在外观上,相对於当代实在是科幻感十足,而且也非常的好看……继太子之后,又有诸多人被他们的汽车外观所吸引,进而订购了不少汽车。

期间,还吸引了诸多大资本以及大企业的重视,不过其中大部分在发现安隆汽车公司的确没啥技术能力,只有一个车身空壳子后都是没了兴趣……

倒是四大汽车公司以及北美汽车公司对他们的船型车身专利非常有兴趣,尝试出资收购!

不过安隆汽车公司的几个大股东也知道自家手里就这玩意最值钱了,同时又眼红庞大的汽车市场,所以最后拒绝了出售专利。

不过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采取了专利交换的方式,利用这个船型车身专利,向四大汽车公司以及北美汽车公司交换了一部分技术专利的授权……发动机这些核心专利就别指望了,但是其他的还是可以的。

交换来了这些非核心专利后,安隆汽车公司继续走核心零部件采购,自己打造三流底盘,想方设法搞一流车身外观的模式,竟然还真让他们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年销量都已经突破了八千辆,奔着万辆产销能力而去……虽然还远不如四大汽车公司,甚至也远不如北美汽车公司,但是在一大票第三方汽车厂商里已经算是不错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竟然还盈利了,而且盈利的非常丰厚……

为啥?

因为他们的研发投入非常小,核心零部件都是采购的四大汽车厂商的产品,根本不用自研,底盘技术虽然勉强算是自研的,但是投入不大,属於勉强能用的三流水准。

真正唯一的投入,那就是车身外观设计……但是画个设计图纸又不用几个钱。

最后,最关键的是人家还真的靠着卖外观,实打实的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兴趣……因为外观相当科幻,乃至高大上,这价格卖的还不便宜,利润率非常高。

於是乎这么一折腾,竟然还盈利了不少……让一大票苦苦挣扎的第三方汽车厂商,乃至北美汽车公司看了都羡慕。

不过北美汽车公司那边羡慕归羡慕,但是却没有跟着学习的想法……宋二牛为代表的一大票公司高层,乃至背后的一大堆股东,可从来都不是奔着区区一家组装厂来的,他们是奔着一家真正的大型综合汽车厂商来的。

一家具备自研生产核心零部件,整车设计生产能力的大型汽车厂商……和四大汽车公司一样的汽车厂商。

所以才会在诸多领域里,尤其是发动机以及变速箱领域里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他们公司位於松江的松江汽车研发中心,员工总数每年都在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人。

同时他们建立在北美洲新金山的汽车研发中心,也有一千多名员工。

整个公司,光是研发人员就达到了两千多人……

如此庞大的研发投入,他们所渴望的目标也是极大的。

不过,各自的汽车公司都有各自的活法,四大汽车公司一门心思做大做强,北美汽车公司想要成为第五大汽车公司,安隆汽车公司一门心思捞钱,其他的诸多第三方汽车厂商也有各自的侧重领域。

总体来说,目前的大楚帝国的汽车产业,还处於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饶是四大汽车厂商也很难彻底的垄断市场……甚至因为彼此竞争对手的缘故,都不得不开放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核心零部件的出售……还是那句话,你不卖别人就卖了。

比如整车业务上做的不怎地,急需发动机业务盈利来填补庞大研发投入亏空的李氏动力公司,最近两年满世界推销他们的发动机……从安东机械公司再到北美汽车公司,长沙安隆汽车公司,全都是他们的推销对象……

有李氏动力公司这么个搅屎棍在,其他三家公司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拿出次一等的发动机,变速箱来对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