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陛下就是我大明的天(1 / 2)

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3388 字 25天前

第319章 陛下就是我大明的天无论如何,在朝廷的政策影响下,关内的开矿者再如何安土重迁,最终也不得不远赴关外。

与张璁在关内征收矿业重税导致骂声一片不同的是,夏言在关外的减税免税政策自然是得到赞声一片。

受黄里长的影响,沧州的姜南也来到了漠北,此时的他已经顺利借贷到十万银元,在漠北承包了一大型露天煤矿。

但姜南发现许多关外的官营煤矿已经在利用蒸汽机采矿,为此,他不由得在漠南巡抚主持的商务会议上向漠南巡抚樊达表达了自己想利用蒸汽机生产的想法,毕竟蒸汽机生产效率高,也不需要太多人力,可以解决关外人口密度不高招工较难的问题。

漠南巡抚樊达直接传达了夏言从内阁下达的钧令,表示愿意再次给予姜南等来关外开矿的商户提供低息贷款购买蒸汽机。

姜南等来关外开矿的商户们自然更加高兴,一个个在关外经商开矿的积极性都高了许多。

总之,在朝廷内紧外松的政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关内百姓向关外迁徙,关外的土地利用价值也提升了起来,来到关外的百姓在朝廷优惠政策的照顾下也得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这些关外百姓的富裕也刺激得关内越来越多的百姓往关外涌入。

尽管,由於气温转冷,关外许多地方已是苦寒之地,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依旧有越来越多的汉民开始到关外定居,渐渐地聚居成城镇,而也因为关外苦寒,汉民的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关内的百姓把关内更多的新元素带到了关外。

更加保暖的砖瓦房成为最受关外百姓欢迎的居住建筑,富庶点的人家还会装上玻璃防寒,而在京城一带兴起的蜂窝煤与泥炉也开始在关外流行起来,

商业促使集镇出现后,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也渐渐被代替,许多百姓开始如江南市镇的百姓一般在闲暇时也只会围炉烤火,在集镇上找活干。

只有活跃繁华的生产活动才能让王朝持久的统治这个地区,不然,王朝就会没有统治这个地区的根基。

如今,大明王朝为了有效且长期统治关外漠南漠北等地,利用国家机器所具备的行政能力将关外许多地区变成了商业与生产活动繁荣的地区,自然也使得大明可以有效统治这一地区。

即便为了繁荣关外矿业市场,朝廷让了很多利益,把税率降到很低,但每年在关外的税收收入也足以豢养起一支可以震慑西部瓦剌与东北女直诸部的强大军队。

而且,让关外有了民生基础,驻扎在关外的军队和其附属的家庭也有了在关外生存的根基。

因为关外是处女地,因而建立的政治制度反而是最进步也最合理全面的,毕竟不用改革旧的东西,只需要直接复制就是。

只是越来越寒冷的天不但影响着关外的农业生产也影响着商业贸易,货物的运输难度提高不少,好在水泥工业出现后,将温度下降对商业贸易的影响程度降低到了最小程度,到了冬季,已经具备一定科学管理知识的官府们也开始组织工人用工业盐融雪清路。

“这真是不敢想的事情,在往年,这里还是一片茫茫草原,到了冬天就大雪覆盖了整个原野,牛羊都只得杀掉以免掉膘,人也只能躲在棚子里不敢出来,现在倒好,就算是这么大的雪天,还有矿区的机器轰鸣声,还有许多工人们在水泥路上一边拉着煤一边吐着热气,人一多吃肥牛羊的就多,也不用担心杀了的牛羊卖不出去!”

来塞北推广较为耐寒的农作物土豆种植的农部尚书严嵩看着冰天雪地里归化城(呼和浩特)外依旧有百姓络绎不绝地出城入城时不由得说了一句,作为朝廷高官的他自然很愿意看见这一幕景象,毕竟这才是长治久安的象征。

而此时的朝堂上,大明皇帝朱厚照与内阁的官员们已经不再关注关外的事。

对於朱厚照和帝国的顶层官员们而言,让关外的经济活跃起来,使朝廷不再因为供养军队而付出极大的成本就已经宣告整个战略成功,接下来关外如何发展已经不是帝国的重点。

帝国的重点依旧还是南方,依旧是海洋。

在未来的两三百年里,海洋才是各国利益争夺的焦点,也是各国崛起的摇篮。

大明皇帝朱厚照明白这个道理。

跟着朱厚照的开明派大臣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在海洋贸易尝到了甜头。

朱厚照不知道自己派出海外殖民的官员们给当地土着带了怎样的苦难,但他知道要想让大明摆脱苦难,被掠夺和被剥削的苦难就必须转嫁给这些土着。

“关外只能发展矿业和畜牧业,除此之外就是修路和造成,目前再继续北进意义不大,臣以为,帝国的重心还是应在南方,交趾、占城、三佛齐、真腊、暹罗、吕松、爪哇等地应及早占领,这些地区皆有大量耕地,可以产出很多粮食!”

夏言这时候便在朱厚照主动提请皇帝朱厚照开始让大明攻略南方,朱厚照也点了点头,他自然也知道眼下帝国的发展也的确应该在南方,但问题是如何向南方发展,是只抢夺原材料,还是直接把东南亚以及南亚乃至大洋洲等地区变成工业原材料加工地,还是变成农耕文明,负责粮食生产。

“这些地方自然是要占的,但是占了后到底要怎么统治这些地区,是继续开矿还是变成农耕之地区,为大明供应粮食”。

朱厚照问了一句,他自己内心里已有了主意,但他还是想看看在场的大臣们的看法。

“回禀陛下,臣认为,帝国现在最需要的是粮食,将来更需要的也还是粮食,民以食为天,然而按照审计署的调查报告,现在江南与关外这些地方已经纯依赖外地粮食进口,而京畿与湖广、四川等原产粮区粮食产量也在下降,这说明大明关内产粮之富庶地区已经在逐渐改稻为桑,未来我们需要在其他地区屯更多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