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犹闻欢笑语,空山不见人(1 / 2)

宿主请留步 雪落君 4313 字 27天前

“师父啊,这么多的经书,咱们扛回去传遍人间,岂不是替如来那个老家伙传播了信仰?”

颠倒的灵山脚下,二师兄一边往自己的储物空间中装着经书,一边忍不住向唐三葬抱怨。

闻言,唐三葬摇头轻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二师兄脸上的表情一懵。

“师父啊,咱能不能说话敞亮点啊?

老猪我当年学堂上都是睡过去的,您这话....我听不懂啊!”

看着二师兄的样子,唐三葬忍不住踹他一脚。

“回去好好补补课,就你这样的说出去是贫僧的徒弟贫僧都嫌丢人。”

踹了二师兄一脚,唐三葬还是给二师兄解释了一番。

“这句话,乃是佛经中的一句,佛给的解释为师就不说了,为师说一说自己的解释。

为师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

见徒弟们的注意力都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唐三葬组织了下语言。

“这句话在为师看来,说的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相,而你眼中所见的相却只是起表相。

一切的表相,都不过是虚妄,不存在於真实,而当你能够悟道表象非所相,当你能够看到实物表象之下的真实的时候,就是你的见如来,修的正果之日。”

二师兄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可是....师父这跟咱们捡经书有什么关系吗?”

唐三葬:“......”

又是一脚落在二师兄的屁股上,“为师的意思是,万物都有其表象,你所见的如来又怎知是真实?

世间本无如来,但世间.....有佛。”

到了唐三葬这个层次,所站的高度与人不同,眼界自然也就不同。

佛也好、道也好,在他看来都不过是寻道的一种途径。

佛道之间没有对错,对的或错的,实际上是将佛和道的理解阐释出来的人。

这方世界,如来已经成为一个传说,在虚幻的灵山圣境之中,不悲不喜,不念不忘。

他是佛的起源、他是佛门的信仰,但佛门再不会是他的佛门,而是佛法的佛门。

他的佛法,也再不是世间的唯一,不再是佛门的真理。

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的佛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寻到的途径,而不会像之前的佛那样......容不得半点不同的声音。

唐三葬师徒收敛灵山所有佛法,自回归东土大唐,一路上,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唐三葬将灵山佛经之中的精华之所在截取,汇聚成册,将如来加诸於佛法间的属於自己的意志尽数取出。

留给世人的,只是最真实最本源的佛法。

唐三葬没有在其中夹杂自己的个人情绪,也没有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意念。

尽管那样他能成为下一个如来,甚至借此开创一个时代,一个体系,一条道。

但任何夹杂了个人一年多佛法,都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法。

这样的法传出去,世人都成不了佛。

任何一条道,都难见其尽头。

先驱者所要做的是不断的探索,而不是在一条道上印上独属於自己的印记,走出一条前人只能遵循、跟在身后亦步亦趋永无法超越的路。

打包完灵山的经书,唐三葬没有去管灵山诸佛如何去收拾烂摊子。

没有了如来,还可以有阿弥陀佛,有药师佛、有弥勒佛。

佛门从来不缺佛,自然而然,也就不会缺了一个佛门之主就面临被毁灭的危机。

更何况,那位如来永生永世都会常驻灵山圣境之内,成为佛门永恒的信仰,

永生永世活在人的信仰之中。.....

东土大唐,长安城内。

李二陛下批阅完一张奏折,伸了个懒腰,身上披着的衣衫从身上滑落。

“陛下,您又一夜未曾休息了,待会就要早朝了,您是不是先休息一下?”

贴身太监魏公公拾起李二掉在地上的衣服,忍不住关切的说道。

李二活动了下有些僵硬的脖子,转头看向门外已经放亮的天色,忍不住微微有些失神。

“休息就不必了,自从吃了御弟留下的肉之后,朕的身体始终都能维持在一个巅峰的状态。

御弟为了我大唐的兴盛不远十万里前往西天取经,更是给朕留下这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朕若不用心将大唐境内治理的国泰民安,又怎对得起御弟对朕的付出?”

看着李二陛下言词确确的样子,魏公公忍不住抹了抹自己的眼角,一脸感动的跪在了地上。

“我大唐能够陛下这样的国主,乃是大唐百姓之福,老奴代大唐亿万子民叩谢陛下圣明,叩谢圣僧为我大唐长盛不衰而往西天取经之劳苦。”

尽管魏公公的表现有演戏的成分,但李二陛下看了也忍不住有些唏嘘。

“起来吧。”

李二陛下双目微微有些失神,“御弟这一走已经近两年了,如今不知到了何处,距离取得真经荣归故里,还需多少时间?”

话刚落下,李二陛下的目光无意间从窗外的绿树上扫过。

只一眼,李二陛下整个人就怔在了那里。

树枝.....

窗外的树枝,全部指向了东方。

就在李二陛下颤抖的抬起手指向窗外,想让魏公公看看自己是不是眼花了的时候,冥冥之中,响起阵阵梵音。

梵音如同自九天而来,响彻整个大唐境内,在这梵音之中,无数生灵如同沐浴在神圣的圣光之中,只感觉全身心都得到了净化一般。

体弱多病者身体恢复健康,身体健康者更是骨骼变得强健。

梵音唱响的同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整个大唐几千万里方圆,似在这一刻化作了一片神国。

各家各户之中,无数人纷纷惊喜者用上街头,感受着这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场面,看着一颗颗树枝全部指向东方的大树,所有人心中都生出来一种共同的明悟。

圣僧,那位为了大唐兴盛不辞十万八千里,甘冒九九八十一难而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圣僧唐三葬,取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