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工商发展(1 / 2)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838 字 8天前

按照毕宣溪的规划,当涂工业区设立在马鞍山附近的沿江地带,动用官方资金从农民手中收购了大量土地,然后再把这些土地出售给在该地办厂的企业。

而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入驻的企业自然是江南矿务公司了。

不过其他企业暂时入驻的并不多,大片土地都还将继续空着。

没办法,如今帝国内的重工企业一共也没有几家,而且大多数都集中在上海商贸区里,当涂工业区打出工业区的口号,而且发展的都是重工产业,自然没有多少人会在该地投资了。

当涂工业区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这不仅仅是当涂工业区一家的困难,实际上中华帝国虽然广泛支持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目前除了商贸区一地外,其他地方的工商业发展是相当有限的。

受限于过往的传统,现在民营资本基本都没有创办重工业的打算,至于办厂之类的也不多,除了商贸区以及周边地区外,唯一情况好一些的也就是湖州那边了。

因为湖州是生丝的主要产地,每年都向上海供应大量的蚕茧,一部分原本根基在湖州的大型生丝商行也是学习商贸区那边的同行,一个个搞起了蒸汽缫丝厂,虽然规模上远远无法和商贸区的那些大型蒸汽缫丝厂相比,但是胜在方便。

而湖州府当地政府为了扶持发展当地生丝产业,也是给予了极大的政策优惠,同时大量传统的生丝作坊破产倒闭,产生了大量生丝产业的无业人员,这在湖州搞生丝产业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地理以及人员优势的。

至于杭州,宁波,苏州等地,在帝国的公司法等一系列扶持工商的政策下,最先发展的也不是什么重工业,而是各种各样的轻工业。

而且也不是采用机器的轻工业,而是传统的手工作坊,比如木材厂,酒厂,茶厂,瓷厂等,只不过规模要更大一些,规制章程要更合理一些。

一些新兴产业,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比如说重工业,化学工业这些,目前还只有商贸区那边才有。

目前在林哲的主导下,工商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依旧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地步。

但是林哲相信,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间自行投资近代工业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形成一个初步的工业社会是非常有希望的。

也许是看到了毕宣溪在当涂搞工业区的刺激,浙江宁波那边也是说要搞一个工业区,主打的自然不是什么重工业,而是生丝产业,宁波本来就是浙江生丝的传统出口港口,虽然说这些年被上海抢了风头,但是宁波依旧是生丝的重要出口港口。

浙江省巡抚晏端书虽然是个老派的官员,但他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并不会顾及什么传统的虚套客气,眼见浙江的蚕茧被上海那边源源不断的收购去,他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

于是乎,由浙江省巡抚亲自前头,湖州府地方和宁波府联合,准备整合浙江省内的生丝产业,用以和上海那边的生丝产业进行竞争。

于此同时,刚到位的福建巡抚陈祥猛也不甘寂寞,福建没有发展重工业的矿产和交通地理优势,也没有蚕茧产地发展不了生丝行业,但是福建的茶叶贸易以及木材、造纸等行业却是传统优势。

尤其是福建的茶叶,可是中国近百年来的传统出口商品,和生丝、瓷器一样是三大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当初南京条约签订要求把福州作为通商港口,就是因为英国人希望可以直接和福建的茶商打交道,就近收购茶叶,而不用被广州的商人转一道。

有着这样的传统优势商品,如果不加以做大做强的话,陈祥猛就对不住他屁股下的巡抚之位了。

所以他刚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办了官方指导的福州茶叶商会,这个商会很大程度上效仿了上海生丝商会,采取统一定价,对商会成员给予一定的帮助,以加强和洋商的议价能力,同时也有效避免茶叶走私。

随后,他又是专门针对茶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优惠政策,对于开设茶厂的企业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

陈祥猛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因为当今的茶叶是中国的拳头出口商品,要知道以前茶叶一直都是中国的最大宗出口商品,某些年份出口比例一度占到总出口额的百分之七十甚至八十以上,比生丝还要更多。

不过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厂丝一夜之间崛起,出口额连年增加,以往中国的生丝虽然说也有出口,但是主要市场实际上还是在国内,总出口额还是比较少的。

但是随着厂丝的大规模出现,上海那边已经形成了以厂丝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而洋商对厂丝也是大感兴趣,订购量年年增加,等到了1857年的今年,中国的五个通商口岸里,出口的生丝货值已经是和茶叶持平了。

如果只算上海、宁波这两个通商口岸里,那么生丝是占据绝对的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