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珠悄悄将这话告诉乔容,乔容一听笑了,对素华道:“父亲跟我说过,他发家后日进斗金,生活日渐靡费,有时候是贪图享乐,更多时候是做生意必须维持的场面,有了这场面,才会带来更多的生意,赚更多的银子。可银子越多,越是于心难安,于是开设了清风堂,不为赚银子,就是为了捐药助医做些善事。”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素华点头,“一进清风堂,就能看到木屏风上的这两行字,父亲说清风堂的药,用量十足药材上乘且利润极薄,真正是良心药。”
“开设的初衷虽如是,可清风堂并不赔本,依然能赚银子。”乔容摇头,“父亲更觉不安,更加大力捐资助学修桥铺路,母亲没能给父亲生下儿子,总是心怀愧疚,父亲却说是生意做得太大,善事做得不够。”
“二叔父有四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已是莫大的福气。”素华笑道。
“万贯家产无以为继……”乔容学着家中老管家的样子,抚着胡子摇头叹息。
“容儿以后入赘一位佳婿,承继家产不就行了?”素华笑道。
乔容心中诧异,母亲跟她提起过大伯母的心思,三姐姐生下来后,父亲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太太因为生三姐姐伤了元气,郎中说不能再有身孕,父亲一直不肯与母亲圆房,也不愿再纳妾室,而大伯母已有两个儿子,于是要送松哥到杭城学着做生意,其时松哥不过七岁,大伯父说他年纪小,怎么也不肯。
后来父亲对母亲由误会至冷落又至了解,逐渐心心相惜,母亲有孕后,大伯母旧事重提,专门带着松哥去了一趟杭城,松哥当时十三岁,有了自己的主意,他说只想读书,可大伯母竭力坚持,后来松哥自己坐船逃回了徽州,大伯母无奈回转。
三年前松哥成亲后,已是一十九岁,却自己去了杭城,求父亲教他做生意,父亲跟母亲感叹,一来年纪大了,二来这孩子不是经商的料,母亲说人既然来了,就让他尽力一试,能有所成也未可知,母亲还说,之前这孩子主意坚决,缘何成亲后便改了主意?也许是他家娘子之功。
如今听素华嫂子这话,她的想法却与大伯母不同,似乎并不赞同松哥经商。
只是二人再熟,这些话却不便多说,乔容站起身道:“咱们去宝来家瞧瞧,顺便留些银子。”
“不妥当。”素华摇头,“即便你们与宝来认识,也不过山神庙一面之缘,莫名其妙去送银子,反倒惹得人家不自在。”
“宝来忠厚实在,想去杭城做学徒,将来发家致富养活娘亲弟妹,可又舍不下家人,在山神庙里哭得十分凄惨,刚刚听到他抱着弟弟去县府求医问药,我心中更是难过,我想帮帮他。家人过得好了,他才能安心呆在杭城。”乔容恳切说道。
素华沉吟着:“咱们过去瞧瞧再说。”
问好了路,假意信步闲逛,逛到了宝来家,一座低矮的瓦房藏在深巷之中,小小的院落干净利落,院门开着,绣珠探头喊一声“有人吗?”
一位妇人应声而出,身上蓝色布衫洗得有些褪色,发髻梳得光亮整齐,跟宝来一般的浓眉大眼,含着笑意客气问道:“几位打哪儿来?
”
“大娘,我们是过路的,想要讨碗水河。”绣珠笑道。
“快请进。”妇人说着话打起竹帘。
三个人进了屋中,屋中陈设简陋,却收拾得齐整,妇人喊一声二妞烧热水,灶房方向有小姑娘清脆答应一声好,妇人陪着她们闲谈些客套话。
过一会儿,小姑娘拎着铁壶进来,妇人烫好三个茶碗,从桌上拿过一个陶罐,揭开盖笑道:“这是酿好的酸梅汁儿,加一些解渴生津。”
说着话一个茶碗里舀了一勺,又从桌上水罐中倒凉水,再兑上热水,由二妞端给乔容素华和绣珠,又去厨房里拿了一碟凉糕过来。
素华笑问二妞几岁,二妞秀眼一弯:“十一。
”
“二妞真好看,长眉杏眼的。”绣珠笑道。
二妞红了脸,宝来娘笑容里带着骄傲,素华笑道:“二妞的手最好看,手指细长,定是心灵手巧,可会绣花吗?”
“会。”二妞得了夸赞,蹦跳着去里屋拿出一个绣绷子,上面绷着一块白稠帕子,帕子一角绣着一大一小两朵蔷薇花。
“绣工不错。”乔容伸头看着。
“我娘教我的,我娘绣得更好,我拿给你们看。”二妞笑道。
“这孩子。”宝来娘忙伸手阻拦。
“大娘就让我们瞧瞧。”素华笑着指指乔容,“我这位妹妹是杭州城来的刺绣大家,去年太后万寿,她给太后献了绣品,得了太后嘉奖,如今她的绣品可是千金难求。”
乔容忙忙摇手,宝来娘却欣然对二妞道:“快拿出来,让这位姑娘给我指点指点,我绣了一幅菩萨像,眼睛那儿怎么都绣不好。”
乔容接过来看了看,拿起剪刀和绣花针,只几下,菩萨眼里放出光华,宝相庄严分外慈悲。
“好厉害。”二妞崇拜看着乔容问道:“这位姐姐既是杭城来的,可见过乔财神?”
“远远见过。”乔容笑道。
“乔财神是我们家的活菩萨。”二妞说道,“听说乔财神最近有难,我娘绣了这幅菩萨像,绣好后要供奉在乔财神的长生牌位旁,为乔财神祈福。
宝来娘双手合掌说一声阿弥陀佛,问乔容道:“姑娘既来自杭城,可有乔财神的消息?他可能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