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望着沈观裕,说道:“我觉得婚是要退的,这交情也是要保留的。
“我就是觉着,房家不知道有没有适婚的小姐?二哥如今也已经十三四了,眼下也订得亲了。房阁老向来善於朝堂人际关系,给二哥订下房家一位小姐,那么只要两家不再提弋姐儿这档子事,退婚之事就算传出去,也伤不了咱们两家的根本。”
一席话出来,众人皆不由面面相觑。
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要想最快捷有效地保持两家良好的关系下去,自然是依旧能够结为姻亲。
让房家小姐跟沈莘订下亲事,到时候就算外人知道沈弋被退婚,那也可以另拟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粉饰太平,如此不但沈家的颜面最大程度地保住了,与房家也自然化干戈为玉帛,倒果然是两全齐美好事一桩。
而同时,沈莘对於沈宦续娶之事终有些耿耿於怀,纵然在曾氏面前有礼有节,但谁又看不出来他对这继母的抵触?以房家的地位,沈莘做了房家的女婿,将来难道不会多加照顾他?有沈家和房家两边扶持,再加上沈莘自己争气,将来如论如何也不会弱到哪里去了。
沈雁这番打算,竟然不单是替沈家解了围,同时也替内心孤苦的沈莘作好了安排!
陈氏想到方才自己对她的误解,脸上不由也热了。
若放在从前,方才多半也会借机挑拨些什么的了。
哪知道沈雁压根就不是在为自己着想,而是一心想着替帮沈家还有沈莘,因为她打沈莘的那一巴掌,三房四房如今终不如从前亲密,倘若沈莘的将来有了保障,她的内疚会少一些,而曾氏也会更加得到沈宦的在意吧?
曾氏作为新嫁娘,一直未曾表达什么意见,但这个时候心里也忍不住千回百转了。
想她若不是因为命运捉弄,本也可以嫁个世家子弟为良妻,而如今为着自己还有萱娘,只能认命地嫁到沈家作个继室。沈宦虽然待她也算敬重,但终究作为继子的沈莘心里是如何地戒备她她是知道的。
她无心跟他较什么高低,自己也看过人世间冷暖,何况身边还有个无父无母只能依靠她的萱娘,因而从没想过将沈莘区别对待。
可是她一腔心思再暖,也敌不过他对她的不信任,终归她与沈宦将来还会有儿女,她也明白沈莘的担忧和防备。
而眼下沈雁提出来让沈莘跟房家结亲,不但是解决了她作为继母日后在他的婚事选择上的为难尴尬,同时又给了沈莘未来一份保障,令他从此可以放心过自己的生活,这又怎么能不令她为之感慨?
沈雁平日里并不格外主动与谁亲近,就算是在诸家与她短暂相处过,在她嫁到沈家后日常交往也一直淡淡,她没有想到她不过十一二岁,心思却已细腻到了这样程度,不但在设法保住沈弋的名声,同时又借势不动声色地解决着她的难处,二房教出这样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兴旺?
想到这里,她暗暗敛了敛心思,跨出两步道:“我同意雁姐儿的提议。只要莘哥儿愿意,而房家又有合适的姑娘,我可以立即操办!”
陈氏见状,看了眼季氏母女,也上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难为雁姐儿。只是我隐约记得,那年五太太说过那么一嘴儿,说房家如今最大的姑娘也才几岁,年岁相差太多,这恐怕又行不通。”
沈宓知道自己女儿的能耐,并不过份为意,听得这话,却是也默了默,然后又道:“我记得前些日子房兄与我吃茶,
曾说过府里有两位姑娘与雁姐儿差不多大,还曾让她去房府走动,与她们结交来着。听他的口气,那两位姑娘就算不是本家的小姐,也应该是房家的亲族。” “二哥的意思是说,让莘哥儿娶房家的旁支?”曾氏凝眉,方才的舒心凝结在脸上。
沈莘是府里的大公子,沈家就算对房家理亏,可娶个旁支的姑娘,她这个继母也於心不忍哪。
沈宓也不忍心,因而凝眉不语起来。
一时间堂中又皆无语。
季氏自知愿望落空,眼下根本没有立场表达什么意见。
而沈弋跪坐在地下,双眼空洞,但又凝神倾听。
正静默着,门口忽然又一黯,有身量未足但又初显挺拔的身影迈进来,立在门槛下,静静道:“我不在乎对方是不是房家的旁支,只要她是房家的姑娘,只要房家同意就此化干戈为玉帛,也只要她人品端正,其余我毫无意见,愿意听从祖父与二叔安排。”
屋里人连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
面前的沈莘依旧寡言黯淡,朴实无华,但眼前分明又透出股让人难以小觑的坚定。
“二少爷!”曾氏失声走上前去,看着他:“你不必如此。”
沈莘目光掠过她,投到远处的沈雁身上,依然静静地道:“我自认不如二叔那般具备明珠光华,来日可令沈家大放异彩,但我与弋姐儿雁姐儿都同样是沈家的子孙,弋姐儿固然有错,但雁姐儿都能站出来,我想我同样也能站出来。
“那年雁姐儿在外被顾家的人欺负,我和茗哥儿丢了沈家的脸,没有尽到身为沈家子弟的责任站出来维护沈家的颜面。这一次,即便只能给沈家尽尽绵薄之力,我也甘愿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