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的话让刘磊心中越来越透亮了,华夏的工匠为何很少着书立说,将自己的技艺流传后世?为何始终没有将经验科学变成实验科学,建立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带领华夏迈入科技时代?究其原因最大问题就是匠人的地位低下,朝廷为了不让匠人流失而建立匠籍,让匠人的后代只能作为匠人。
这种情况造成了恶性循环,匠人身份低微自然不可能看书识字,手艺只能靠着手把手的口口相传。传艺者不能以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受艺者便只能循规蹈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突破技艺的可能性便小了许多,就算有所突破也很难依靠文字记录流传后世。
事实证明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总结经验建立科学体系,不可能依靠体系研究方向,按图索骥的研究实用科学,也就断绝了华夏文明走向工业时代的契机。
让刘磊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朝代更迭的动荡,方氏三兄弟这样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成了匠人,让以知识传承技艺变成了可能。若是按照真实的历史走向,三兄弟不是因为三藩之乱而丧命,就是因为无法得到朝廷重用而默默无闻,最终丧失这个进入实验科学时代的契机。幸好他来了,刘磊有信心只要他在这里,就会让华夏成功建立实验科学体系,建立起工业化的文明。
想到这里刘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两位方兄认为大明之所以不敌清廷,除了朝政方面的失误,还有何原因?”
在刘磊的诱导下,两人真的思虑起朝廷的得失。他们的父亲当年也算是朝中大员,对个中厉害相当清楚,两人也能做到有的放矢。考虑了一盏茶工夫,方中通首先开口了:“我以为南明朝廷所以失败,与朝廷水师有很大关系。满清以马上立国,根本不习水战,若朝廷水师船强炮利,至少能隔江而治。”
“我看不然,久守必定又失。我看是朝廷火器不利,据父亲所说当年朝廷火器虽然训练简单威力奇大,但只能射五十步且装填困难,满清硬弓却能射八十步远。往往朝廷步军结阵抗敌,却被满清铁骑依靠硬弓生生射到崩溃。若朝廷火器能射出百步,满清铁骑再多还不是送死吗?”方中德却想到了不一样的地方,两兄弟意见相左,却是谁也不肯服输,忍不住争辩了起来。
“两位所说也对也不对。”这个时候刘磊说话了,两人转头看向刘磊:“大人有何高见?”
刘磊笑眯眯得说道:“水师强至少能保住东南半壁江山,火器强则可反杀满清都对,但你们想过没有,朝廷为何没有大量装备这些武器?别说朝廷没有这样的利器,不说朝廷水师战船远胜满清鞑子,南人会操船者更是比比皆是。至於火器方面,据我所知朝廷曾制鲁密铳,此物若搭配上好火药达到八十步射程并不算难。何况还有常吉先生所制迅雷铳,东郊先生所制燧发铳,若能大批量生产装备军队,满清来多少就死多少。”
两人听得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这些都有,只是朝廷并未大量推广,否则也不至於遭受那样的惨败。方中通憋了半天才道:“时不我待,造之不及。”
“没错。”刘磊抚掌大笑起来:“器械精良但造之不及,待鞑子杀来器械尚未足备,如何能胜?”
“我们的火器匠人太少了。”方中德叹气道。
“不是仅仅是人太少了,是我们平时的积累不够。我们没有找到制作火器更快更好的方法,没有足够多的大工坊。”刘磊借此引出了后世的工业化理论:“工业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这样的基础是依靠平时积累起来的。当我们有了庞大的工业基础,在制敌的好武器出现时,工坊能在十天之内装备上万大军,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火药铅弹,还愁鞑子不破吗?除非他们真的刀枪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