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第一次摘得桂冠是因为少玄年岁较长, 在少年居多的武秀才中占据优势,那么到了第二试, 这种年龄上的优势就不存在了。
且不说同时参加武举的勋贵多是他这个年岁,就算是其他武举人也大多在弱冠之年。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人才济济的天京得了乡试的魁首,怎么看都是件难得的喜事。
不过,正所谓福兮祸所依,还没有为自家美人高兴多久的七皇子发现,竟是有人在传些不同寻常的话。
传的多是好话,都说少玄天赋过人,得镇国寺武僧指点,武艺超凡,而且饱读兵书, 文武兼修。
甚至有人说,他出身武将世家, 父兄皆在安国公麾下, 所以他本人才留在七皇子身边陪伴。
少玄武艺确实进步神速, 但他的弱项在文试。即便有齐璟和罗秦教导, 可他到底不是从小习文, 能把字都写清楚已经十分感人。
他能通过内场的文试,完全是靠着惊人的记忆力将兵书背诵出来,再择重要的内容罗列, 显然谈不上什么文采斐然。
至于少玄的出身, 齐璟最清楚不过了, 对这种荒谬的猜测一开始并不在意。
但传言愈来愈烈,到后来甚至以讹传讹,变得越来越荒诞,明眼人一听就是假的,却还是有人相信。
齐璟很快发现了此事不同寻常之处,他意识到有人想捧杀少玄。
这一批武举人,大多都是想借着朝廷增兵的大好实际在陛下面前露脸。
尤其是那些勋贵子弟,宁愿放着荫恩不用,特意前来考武科,心中自然都有不小的盘算。
如今七皇子府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抢了他们的风头,若是他们让他猖狂下去,怕在殿试上也被抢了好彩头。
齐璟身为皇族,再了解不过这些勋贵内心的骄傲自满了,外人把少玄传得越好,恐怕越是招他们羡嫉甚至不满。
所以传一个人的好话,未必是真的喜欢他、尊敬他,也未必是真的为他好相反,可能是想毁了他。
这些传言容易引得少玄同科武举人的嫉妒只是其一,还有其二。
人们爬得越高,越是担心跌落。若是少玄在会试和殿试上表现出色,那还没什么。
可若是他一旦失利,过去的赞美之词很快就会变成嘲讽之词,当初对少玄看不顺眼的人还要添油加醋、推波助澜地踩上几脚。
到时候少玄从天才变成沽名钓誉的庸才,那才真是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
正是知晓其中的道道,往日最是喜欢嘚瑟的七皇子沉寂下来。
虽然他清楚,少玄根本不会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但齐璟自己心疼。
在崇文馆和东校场的时候,但凡旁人主动提及少玄,他三两句就带了过去,完全不愿多提什么。
齐璟埋着头看自己的书册、练自己的武,好像即将参加殿试的也有七皇子。
六皇子齐琢素来与他不对付,见此场景自然是要跟他对着干的。
明知道老七不想多谈,他偏要凑过来多说几句“阿璟,你府里这个小美人委实厉害看来连中三元,指日可待了。”
齐璟抬头看了一眼他六哥,颇不赞同地反驳道“殿试乃父皇亲持,殿上的考验非同寻常,能不能榜上有名都是未知数,谁又有十足把握能得好名次,还请皇兄慎言。”
寻常人家祝福子侄参加科考也常用“连中三元”的祝愿,到了齐璟这里却被上升到需要“慎言”的地步。
六皇子最恨他巧舌如簧,闻言不禁气笑“不管怎么样,他通过两试,都得了魁首不假,如此能人,甚是难得,阿璟有福啊。”
齐璟听他称赞少玄,立刻觉得此非好意,不自觉戒备了起来。
他正准备谦虚两句,六皇子却突然得了什么趣似的,不再纠缠齐璟。
齐琢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招呼自己相熟的勋贵子弟躲到一边说话去了,还故技重施,故意把话说得忽大忽小,形容遮遮掩掩,想引人好奇。
齐璟早知道他的德性,原本不想在意,但涉及少玄,又有点难以静心,全然没有平日对自己的事那般若无其事。
泰宁侯府与安国公府有亲,世子周荔素来与七皇子交好,看刚刚六皇子挑衅的模样,心里跟着嘀咕这位殿下又想做什么
不同于寻常勋贵子弟,他是侯爵世子,将来的前途全看陛下的恩典,再加上本身性格内敛,为人不冲动,不像某些人容易被煽动,所以并没有参加今岁武举,更不在意七皇子府上的人有没有得魁首。
泰宁侯府的几个庶子倒是中了武举人,虽名次有好有坏,正在准备接下来的会试和殿试。
“七殿下,六殿下他”他似乎话中有话啊。
齐璟拿起桌上的卷轴,面上满不在乎地道“六哥说话向来喜欢说一半、藏一半的,好叫人家去猜孤偏不猜。”
回到府里,看到小十一缠着少玄讲武举的事情,齐璟原本紧绷的心情,立刻变得舒缓下来。
小家伙小心翼翼怀揣着小赤羽,坐在少玄身边,只见他昂着小脑袋、目光灼灼地看向少玄,听到齐璟回来,才转过头来叫“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