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皇城前,洪武大街上人流熙攘,街道两旁聚集了众多商铺及茶楼酒肆,往来的商贾人群密集,闹非凡,丝毫不比京师棋盘街差。
李信和王夫之来到皇城前,被一队驻守皇城的天武军拦住询问道:“皇城重地,二位止步!”
李信上前递上名帖道:“听闻太子下招贤纳士,曾在皇城中建了一座聚贤楼,我等前来自荐。”
天武军的队长接过二人名帖,又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二人,这才点点头,道“二位先生请!”
王夫之有些惊讶,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大头兵居然这么有礼貌,相比参加乡试时遇到的那些巡街大兵,天武军士兵的素质真不错!
二人进入皇城,发现天武军正在安营扎寨,庄严气派的垣前,一个个前呼后拥的天武军将军下马互相说笑着,还有一些凤阳府的官员在等待觐见。
二人将名帖交给了聚贤楼的管事,等待着皇太子的召见,不过他们并没有抱希望今天能觐见,看这形太子下是要召集文武官员开一次朝会,恐怕没有时间召见自己。
不到一刻锺,出乎李信意外的是,垣中来人,言太子下在偏召见二人。
李信和王夫之大喜,暗呼太子下礼贤下士,招贤之心切,真乃仁君。
其实他们二人想歪了,朱慈本是没空召见他们的,当他看到其中一张名帖上的大名王夫之时,这才挤出时间召见。
朱慈对王夫之的大明早有耳闻,此人是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历史评价很高,其气节凛然,是个抗清志士,曾提议南明政权与农民军联合抗清,直到康熙三十一年去世都没有剃发。
见到二人后,朱慈先和王夫之进行了交谈,此时的王夫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也没提出解放人民思想的主张,更没有反对皇权。
朱慈对其解放思想的想法很感兴趣,想用这位未来的大儒也是为改变大明百姓想法感兴趣,至於其反对的想法,暂时还是要遏制住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皇权自然会消亡,但不是现在。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不是张张嘴就能消除的,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推翻了大清朝也没能搞得动,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击败了孙大炮的二次革命,也没能让民主宪法深入人心,帝制刚刚结束后的中国依旧有着浓浓的封建思想,人们认为皇帝没了,王法也没了,各种偷鸡摸狗的动乱层不出穷。
发现了这一现象后,袁世凯这才手捧宪法恢复帝制,袁大头并不是为了过一下当皇帝的瘾,而是想效仿当时部分世界列强成熟且主流的政治体制,准备建立相较於中国历代君主政体先进的君主立宪政体。
当时美籍宪法顾问古德诺教授发表的《共和与君主论》称:“......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由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结果,中国将来必因总统继承问题‘酿成祸乱’如一时不即扑灭,或驯至败坏中国之独立,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
事实证明,美国佬的这个预测是准确的,袁世凯披上龙袍百就挂掉了,君主立宪制失败,北洋政府总统更换频频,各方军阀势力打得火朝天的,还让本鬼子进了中国,中国前前后后折腾了几十年。
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新的思想,才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革命。
想在明朝搞总统制,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至於君主立宪,相当於把皇帝的权力分给了一小撮人,这就民主了?瞎扯淡!
制度固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执行制度的人,人不行什么制度都是空有其表,目前的状况来说,大明的内阁制就好的,足够用。朱慈又和那位名叫李信的人交谈了几句,令他惊奇的是,李信交谈间给人一种如沐风的感觉,不像个寻常举人。
朱慈询问道:“先生是河南人?”
李信站起来,回道:“学生是河南开封府杞县人。”
听到他的籍贯,朱慈忽然笑了,问道:“先生是否也叫李岩?”
李信猛然一惊,好奇道:“这是学生上个月刚改的名字,还未更改户籍,下如何知晓?”